当前位置:惠民 >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布时间: 2017-09-13 10:54:42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王子枫

 

穆光宗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日本从197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4年后转型为老龄社会,目前已经成为超老龄社会。伴随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和护工人员日趋短缺、捉襟见肘,日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了重大挑战,老无所依问题相当突出。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劳动力是必然趋势,普通技工和服务从业者被认为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位。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其背后的重要推动力就来自人口的极端老龄化所带来的刚需有关。

  迄今,机器人技术已日趋成熟,其发展也已有一段历史。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是在情感上能够更接近于人类,而在智能上甚至可以超越人类。2017年5月27日,乌镇围棋峰会最后一天,也是万众瞩目的柯洁对战机器人AlphaGo的最后一场。柯洁使出全身解数,最终投子认负。至此,柯洁三战皆负。机器人和人类到底有着怎样的未来?人类能否掌控智能机器人、两者能否和谐共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国外生产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吃饭、喝水、取东西甚至可以精细到修眼睫毛,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使老年人、残疾人生活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理。日本开发的智能机器人具备感知和情感功能,可以对语言和肢体动作作出回应,未来还将研发会讲故事的机器人、能唱歌跳舞的的机器人、像真人一样的精美女性机器人、销售员机器人等等。日本作为发展人型机器人的先驱之一,不断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从工业机器人到家用机器人,不但能够协助日常生活,还能为人类提供娱乐服务,从机器工具发展成机器人类,技术一日千里,前景无限广阔。

  日本机器人产业应对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基本途径:

  一是填补劳动力的人口空缺,促进经济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研发和使用机器人。2005年日本有37万个机器人在岗,约占世界拥有量的40%。受经济长期低迷的影响,到2012年底,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工业机器人拥有量降至31.5万台,仍占世界总量的30%。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发布研究成果称,在未来10—20年之内,日本49%的工作将可能被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代替,美国、英国的比例则分别为47%和35%。

  二是直接为有机器人服务需求也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日本老年人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旺盛。他们不仅有对机器人的需要,而且有能力消费机器人,购买机器人的服务。2015年早些时候,日本软银宣布,1000台人形机器人“佩珀”(Pepper)一分钟即告售罄。Pepper具有识别表情和对话的能力,可用于导购和照顾老人病患。2015年7月,日本大公司丰田宣布,与多家研究机构联手,尽早实现辅助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生活自立的辅助型机器人(Human Support Robot,简称“HSR”)的实用化。

  不像中国是未富先老,日本属于先富后老。日本是著名的长寿国度,其优厚的医疗福利恰恰是经济发达的表现同时又是国民长寿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30%,日本的老年人却掌控着整个国家家庭资产的60%,在消费支出中占据了50%左右的高份额。目前,日本老年消费市场的价值已经超过100万亿日元/年(约合8000亿美元),而且有望增至1万亿日元/年。日本老年人的“有效需求”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日本人Hiroyuki Murata甚至在其畅销书《老龄化的生意:多样化市场10大成功策略》中提出了“智能老龄化”的概念。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估计,2015年日本工业机器人产值突破1万亿日元大关,到2020年,包括工业机器人和家庭生活服务型机器人,日本的机器人产值将达到2.8万亿日元。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也正在迈入智能化新时代。201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开始兴起。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100亿,预计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152.10亿元,并于2019年增长至344.30亿元。而《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提出,中国将成为机器人行业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中国政府还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希望在2020年实现自主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至少10万台的目标。中国全力追求以机器人为支持的未来,不仅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更是为了赶超日美等国,让中国变身成为“世界机器人之都”。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全球机器人价值大约300亿美元,目前中国排在工业机器人销量市场的第一位,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大的机器人使用国。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安装了9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在2015年占全球机器人销量的27%,而这个数字有望在2019年前达到40%。

  中国需要边富边老,也需要有备而老。理性地看,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处在全球市场产业链中的低端领域,并不强大。目前,想靠机器人产业解决中国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看起来不太现实,但至少多一条出路。网上有资料称,国外生产的保姆机器人国内售价是每台人民币8万元,这个价格显然超出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消费能力。2012年,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我国自主研发的“可穿戴型助残助老智能机器人”通过了验收,但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在人口少子化和老年高龄化的大背景下,除了工业机器人之外,中国还需要研发更多的民用、商用、家用、适老助残又价格适中的机器人,这是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着力点和产业生长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