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民 >

急救技能,别等用时方恨少

发布时间: 2017-09-12 15:27:17   |  来源: 科技日报   |  责任编辑: 王子枫

 

  

  为迎接9月9日“世界急救日”的到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红十字会组织医务人员走进辖区明德小学,现场向小学生传授心肺复苏、包扎等应急救护常识技能,提高孩子们的紧急避险意识和急救能力。新华社发

  伤病发生以后,现场有条件的伤病者可自救,周边的目击者首先要判断救护场所是否安全,做到见义巧为;在救护的同时向周围呼救呼助,要拨打120或999电话启动城市急救系统。

  9月9日是第18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急救与家庭意外伤害”。

  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当发生“意外”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公众对急救的知识又有多少储备呢?

  “家庭急救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呼吸心跳骤停、损伤、气道梗阻等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ICU主任何忠杰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意外伤病发生到最初的“白金十分钟”是急救处置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专业救治无法到达的医疗空白区,因此民众做好自救互救非常关键。

  储备急救知识就是为自己、为家人、为他人储备平安服务能力。

  骨折后易诱发多种并发症

  都说家有一老胜有一宝,但人老了却又有很多让家人担心的地方,比如说:骨折。

  老人上了年纪之后,特别容易发生骨折,一个不恰当的动作、一个很轻微的跌倒都会使老人不堪重负的身体发生骨折。“很多老年人并不把骨折当回事。”但在何忠杰看来,对高龄、患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老年人骨折成为死亡的诱因,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当高。

  “老母亲今年已经96周岁了,平时在家里活动很小心,没想到上厕所时突然滑倒了,摔断了左大胯。眼看着大腿就肿起来了,吓得我赶紧打电话求救。”面对躺在病床的老人,女儿许阿姨非常焦急。

  据何忠杰介绍,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围手术期的外科手术里,1/3是摔伤的老人。另有数据显示,约有20%左右的老年人骨折后,由于原本就有心衰、脑梗等严重疾病,无法手术,只能采取卧床的保守治疗方式。老人一旦卧床治疗,很难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髋关节周围的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最后一劫’,有些老年人在骨折发生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甚至在数月到一年内出现死亡。”因此,必须要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注意,要积极预防老人骨折。

  “如果家中有老人摔伤,一定不要正确挪动搬运,避免二次受伤。”何忠杰说,家属要做好正确呼叫120,并对老人进行安慰。

  同时,何忠杰提醒,卫生间地面一定要保持干燥,防止积水;穿鞋应选择轻、硬底、防滑的;处出活动可用拐杖辅助。此外,加强对老年人的功能照顾,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单独生活。同时,老年人在行走时也要格外小心,行走时看好路,不与人谈话,雨天、雪天不要外出。

  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说完一老再说一小。

  外婆一个没留神,一岁的奇奇就把一整粒葡萄吞了下去,葡萄卡在咽喉处,让奇奇喘不过气来。“看着儿子脸色发白,小手在空中慌乱地挥舞,我害怕极了!”

  就在大家都一片慌乱的时候,孩子爸爸赶紧把奇奇抱起来,让孩子趴在其膝盖上,一只手固定孩子下巴,使其头部后仰,在孩子背上拍了五六下;随后又将孩子翻过来,用掌根在孩子胸口往上快速冲击,反复几次,孩子嘴里的葡萄终于排出体外,恢复了正常。

  “如果不是老公采取急救措施,后果不堪设想。”这是一位妈妈的亲身经历,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也能从中听出突临危险的恐惧和化险为夷的庆幸。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家有幼儿,家长更要百倍小心,防范儿童气道异物梗阻。”世界卫生组织报告,0—14岁儿童死亡原因第一位的就是意外伤害,而气道异物梗阻又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气道异物梗阻4—6分钟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呼叫120根本来不及,这就要求家长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何忠杰如是说。

  在不少人原有观念中,一旦有人气道梗阻应敲其背、揉其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何忠杰解释说,有异物吸进气管后,对伤者自己而言需要冲击的是腹部而不是喉部;救护应该站在身后,用双手从身后伸到伤者腹前,向上、向内冲击腹部来帮助伤者排出异物。“及时正确的处理气道异物梗阻,可能就能挽回一条生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