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来》的科技情怀
发布时间: 2017-09-06 17:20:02 |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责任编辑: 王子枫
作者:冷凇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核心;科学家,也正在成为这个时代中国发展的宝贵财富。毋庸置疑,当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时代前行、人类生息的关键推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历经三年的精心策划,由湖南卫视和唯众传媒联合打造、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特别支持的中国首档原创顶尖科技秀《我是未来》,秉承着“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节目主旨,通过现场科技成果展示、技术实验、原理阐释等方式,创新综艺节目手段,拓展了科学普及渠道。
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快速发展,在类型数量、叙事方式、视听品质、价值导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被一些传媒学者称作“综艺大时代”。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户外类、歌唱类真人秀扎堆,创意跟风雷同,过多依赖娱乐明星等。而湖南卫视《我是未来》的出现,一方面抓住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原创大发展的时机,顺应并推动了当前中国电视艺术的内容生产潮流与创意趋势;另一方面,也创造性地将科技元素中的“人、事、物、理、情”以奇观化的视觉效果融入综艺节目的创作,创造性地以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提升综艺节目的导向立意,最终达到科技兴邦、科技利民的目标高度和价值深度。
在第一期节目中,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动超跑展现了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由追随者到领跑者的华丽逆袭。第二期节目中库卡系统展示的庞大机械臂阵容不仅让观众看到工业智能化的可能,也为工业机械臂民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还有英特尔推出的科技舞衣,当听障舞者独立完成那曲激昂的舞蹈之后,观众的泪水中不只是感动,还有源自科技的自豪。而第三期节目中,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系统和“Face++”的人脸识别技术均已走在国际前列,两位青年科学家的演讲更是让观众了解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凸显出我国极大的科技自信。
《我是未来》中没有明星,只有“未来体验官”,普通观众则是决定体验胜负的“评审”。从节目的名称来看,“我”被突出,“我”即“未来”。《我是未来》中的“我”在传播层面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聚焦科学家——节目通过邀请霍金、杨振宁等全球顶尖科学家,将科学家的创造精神通过电视传媒与大众近距离强互动。既避免了科学的“高冷范儿”,又尊重了科学家个体和群体的意义和价值。二是聚焦普通人——通过节目中具体的科学成果和实验的展示,让普通民众在默默浸润科学知识中深刻感知到科技是由“人”创造的,而科技又将创造出“人”的未来,这放大并阐释了“科技与人”的深刻关系,也说明了科普工作的价值。
科普工作的渠道需要拓展,以切实取得全民性的、更大的传播效果,《我是未来》在科学的严肃性和综艺的娱乐性上找到了平衡点。科学家亲自现身舞台,通过展示、互动和演讲等平易近人的方式,将世界顶尖科技呈现给观众。而从科技的幕后走向台前的科学家们,以其独特的科技魅力、别样的幽默方式和严肃的科学精神,迅速成为公众的焦点和全民偶像。两组未来体验官和500位观众的心动值“轻PK”,在科学的严肃之外又有不失娱乐的效果。此外,“冰屏”替代传统的LED屏极大地拓展了舞台的空间感和未来感,3D特效的结合让节目的沉浸感和交互感更为强烈,人工智能小冰作为新晋主持人也开创了人机同台主持的先河。从内在的高含金量内容,到外在的高科技手段配合,《我是未来》实现了科技内核的娱乐化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