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县农业植保站温馨提示:玉米中后期病虫害“一喷多效”建议

发布时间: 2017-08-10 14:31:30   |  来源: 唐山市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 袁伟轩

 

  目前,唐山市玉田县春玉米已进入灌浆期,夏玉米即将进入抽雄期,玉米叶斑病、纹枯病、茎腐病、二代玉米螟、三代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也将进入高发期。8月份多有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为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为加强科学防控,进行“一喷多效”保障玉米丰产增收提出如下建议。

  一、病害

  1、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典型症状初生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

  2、玉米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也为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穗苞叶染病,也为云纹状斑。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展。

  3、玉米大、小斑病: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大斑,严重时病斑融合在一起,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通常以抽雄期前后发生最多。病斑多为椭圆形,灰色至黄褐色,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有时病斑上有两至三个同心轮纹,多数病斑连片,病叶变黄枯死。

  4、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危害玉米中部茎秆和叶鞘,玉米10多片叶时,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造成不能抽穗或结实,严重影响玉米生产。

  5、青枯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雨后暴晴易发病。在乳熟后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发病快的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

  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逆性;(2)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丙环唑、农用链霉素或可杀得等药剂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根据病情,可7天后再喷一次。

  二、玉米虫害:

  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三代粘虫、蚜虫、红蜘蛛等,掌握在幼虫三龄前或扩散前及时用药防治。可使用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按说明书要求使用。可加入有机硅等助剂增加防效。

  注意事项:

  1、在防治药剂中可加入爱多收、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尿素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增强玉米植株长势,增加抗逆性。

  2、严格按农药操作规程喷施农药,防治施药人员中毒发生。

  3、玉米中后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建议使用大型植保药械或植保无人机施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