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辟谷真是古人推崇的养生之道?

发布时间: 2017-08-02 15:45:11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责任编辑: 袁伟轩

 

  

  最近,养生圈又开始掀起一股辟谷热,各种高额学费的辟谷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关于辟谷也出现了两派激烈争论的现象,支持派表示辟谷的科学依据是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机制;而反对派表示,这完全是牵强附会,而且盲目辟谷危害健康不说,还会威胁生命安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系主任林殷教授通读《灵枢经·平人绝谷》篇后,深感盲目辟谷的危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林教授是如何看待辟谷这件事的吧。

  古代人为什么会出现辟谷之术?辟谷最早来自《庄子·逍遥游》里记载的一个神话传说:有位神仙住在山里边,长得特漂亮,不吃五谷,只吸空气、喝露水就能云游四海。那么,果真食气者就能长生?别逗了,古人都不认账。南朝医家陶弘景直言,不吃五谷只吸气儿就能活的主儿,只有神仙和乌龟。

  中医古籍指出“平人辟谷”的危害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这本书现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灵枢经》,“平人绝谷”是其中第23篇文章。按《灵枢经·平人绝谷》的说法,人体肠胃的解剖结构决定了我们每天进食是有定数的,而且有个虚实交替的过程。

  胃里有食物时,肠道就腾出地儿来让胃气流通;肠道充实时,胃就排空了,这样吃进去的食物就能化成营养来滋养五脏和精神。人只要活着,气血就得运转,就得消耗水谷,即使不吃不喝也有排泄。所以,如果超过七天不吃也不喝的话,胃肠里的“存货”没了,人就必死无疑。正所谓“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这里面“平人”指的就是普通的健康人。在古代,辟谷是有钱、有闲的人才能干的事。辟谷并非什么都不吃,而是要吃“特定”的药饵,这药饵制作起来费金、耗力、搭工夫不说,辟谷期间还不能多活动,连话都少说。《史记》里讲,汉代张良辟谷时就一年多没出门。如此这般,平民百姓根本玩不起。而且,我们现在可以发现,古代辟谷方中多含朱砂、雄黄等有毒药物,长期吃肯定会中毒,并不科学。

  辟谷违背现代营养学的知识

  古代平人不宜辟谷的理由,放在今天也都说得通。不少现代人因“吃多了”得的血脂异常、肥胖病、糖尿病、肠癌等“富贵病”,能否通过辟谷搞定?难!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有段话说得特别好:因过食导致的疾病,不能把罪过都算在五谷身上,再以绝食的方法来治疗。从对人体有益而食性平和角度看,吃当年神农、后稷教咱种的那些谷物是最养人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医家的共识。

  现代营养学认为,人断水比断食死得更快。断食至所有体脂和组织蛋白质耗尽50%时才会死亡,而断水至失去全身水分的10%时就将死亡。因此,人只饮水可生存数周,但断水5-10天即可危及生命。

  另外,古人曾指出“安谷者生”。这“安谷”首先是“食饮有节”,节就是节律、节制,吃饭按顿儿、守点儿、不偏食,“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其次是“起居有常”,常就是恒定、经常。规律的生活包括进食,可使大脑皮层对机体的调节活动形成良性的条件反射,这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更甭指望长寿了!

  中国人讲究中庸,做人做事太过、不及都不好。别说绝谷,就是吃少了都伤人正气,“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也”。当然,暴饮暴食也不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讲“三餐分配要合理”时更强调“食不过量”,也是此意。古今营养学界的主流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殊途同归。

  盲目辟谷养生对健康造成损害

  您说我一门心思就想辟谷,会怎么样?可以想见的结果是,首先您会饿得睡不着觉,“胃不和则卧不安”哪;其次您会感到焦虑、愤怒,情绪失控,“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惊就是一惊一乍、没规律,饿大发了就会心浮气躁,神气都跑了,何来健康?更不用说饥一顿、饱一顿导致的血糖波动、营养缺乏这些副作用了。

  辟谷养生不可取,节制饮食可以有,但最好是持之以恒、营养均衡地节制饮食,即限制能量的平衡膳食(CRD)。现代所谓“轻断食”或“柔性辟谷”等都是打着辟谷之名行节食之实。但医学界对吃5天饿2天、吃1天饿1天之类的节食,因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证据有限,并不推荐给大众养生。即使实施,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或在有监护条件的医院内短期应用。林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系主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