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携康长荣  > 质子重离子

癌症最多活3个月,凭什么?

发布时间: 2017-06-27 14:02:17   |  来源: 携康长荣   |  责任编辑: 王子枫

 

  3年前门诊见到一对中年夫妇,丈夫不幸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神情沮丧、一言不发;妻子则啼哭不止,哽咽着说,他们刚刚从一个知名专家的办公室出来,专家说最多3个月,任何治疗都没有意义了,想吃点啥吃点啥吧。说完,就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不可否认,按照教科书上的统计数字,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在3个月之内,“专家”似乎并没有说错。然而,统计数字是针对人群的(而且大部分由西方国家的资料翻译而来),不是针对个体的。照搬照抄这样的数字,随随便便给个体扣帽子、贴标签,对患者有很大的危害,对自己也非常危险。毕竟,医生是看病的,不是算命的。

  从事海外医疗多年的携康长荣公司医疗顾问表示,在“机械唯物主义”统治下的西方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因“显微镜”的发明而长足发展,因“基因”的发现而轰轰烈烈,因“器官移植”的有效实施而能够以旧换新,因“达芬奇机器人”的使用而兵不血刃、决胜千里。尽管如此波澜壮阔,却仍然不能突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局限。

  如果说把人体比作电脑,无非是软件+硬件。如果电脑出故障,软件和硬件,哪一个先出问题呢?事实上,故障频发的、早发的、易发的,几乎总是软件。作为西医,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人体不同于机器,医生也不是修理机器的工程师。

  工程师可以背诵说明书上的文字,不带任何感情的说:这架机器不行了,报废吧!而患者却永远无法接受医生这样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加六月寒。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配合与否、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肿瘤患者更是如此。在临床上,很多医生与患者谈心沟通,变成了朋友。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生活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而且许多的心理问题能够化解在萌芽状态,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是回到“算寿命”的问题。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前任主任委员何裕民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2006年末,上海科学保健康复协会组织的一次肿瘤患者联欢会上,52个活过5年的患者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一个患者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说:“当时很多医生都断定我只能再活6个月,不到200天,可是现在我已经活了整整2000天,我还想再活2000天、5000天。”她的一段话,激起了每一位患者的回忆和感慨。结果大家一统计,50多个患者中,有34个被限定为6个月到1年。其中,14个被判定在3-4个月。而这些被宣判死亡的人,个个活过了5年,最长的一个已经活过了11年。

  美国数据表明:90%的癌症患者完全把自己托付给医生,他们的命运就像医生预期的那样——如果教科书上写着1年,那么大概1年之后死亡就如期而至,因为患者相信这一点。而还有10%的患者不是这样听话,他们把康复的希望和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10%的患者,6年后还活着的占90%。

  医乃仁术,仁字当前,术在其后。无论是解剖刀、显微镜、基因测序仪、器官灌注液,还是机器手臂,无非都是“术”,那么冰冷,如此僵硬;一个“仁”字,如此温暖、那么温柔。照搬教科书的“生命预测”,既不科学、又不人道,而且完全没有必要。多数情况下,在医患的共同努力下,奇迹是可以创造的。

  最后,重提本文开头的那位患者,在医患的通力配合下,多管齐下、包括中医药在内的综合治疗下,3年之后的今天,他仍然带瘤存活,而且生活质量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