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独家播报

“新来人”变成“心中人”
--泗水县南华村“第一书记”田炜驻村帮扶蜕变记

发布时间: 2017-03-16 17:32:16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袁伟轩

 

  中国网健康讯(杨娜娜)对泗水县南华村村民来说,一件件好事正悄然发生,库区搬迁项目“南华新苑”即将建成入住,26栋楼连体别墅式的楼房整齐排列。村内规模化养殖基地完成建设、中草药种植农业开发项目落地实施以及规划的“华胥古国”始祖文化产业园文化旅游项目成功签约启动。村支部书记高兴对我们说:“谁也不会想到南华村能够搬出库区,谁也不会想到南华村能招来大项目。”

  市招商局驻泗水县华村镇南华村第一书记田炜紧紧围绕“强党建、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的目标,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村民的一片叫好,成为村里的贴心人。

  靠服务,做好惠民实事暖人心,成为群众心里的“贴心人”

  刚到村里,老百姓把工作组当成“干部”,认为第一书记不过是走走过场,摆摆架子的镀金干部,面对老百姓怀疑的目光,一入村,田炜就换上了运动鞋,“穿皮鞋走访会磨破脚,老百姓看着也不接地气”他说,“我们把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作为驻村联户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内容来抓。”工作组划分社情民意责任区,绘制了群众居住分布图,印制便民群众联系卡1000余张,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慰问,真实了解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为村里16户精准扶贫户、31名残疾人、30户低保户、32名80岁以上老年人、5位留守老人、7名留守妇女、10名留守儿、39位外出务工人员、21名个体私营经商户分别建立信息档案,收集整理意见建议上百条,并及时录入社情民意信息平台,为驻村帮扶,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张志坤的父亲是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村民,因计划生育档案迁建,张志坤夫妇不能正常离婚发生了家庭矛盾,田书记了解情况后,协调解决档案迁移问题,缓解了家庭矛盾。一件小事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随后田书记在走访中得知,村民李祥珍遭遇车祸后,身体不能自理,与身患癌症的母亲相依为命时,田书记连续跑民政部门,为他申请了特困家庭救助,当钱送到李祥珍手里时,李祥珍的母亲去世了,田书记又为孤苦一人的李祥珍张罗就业的问题。李祥花是去年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但因为家庭贫困上不了学,田书记得知后,一面申请政策扶持,一面利用社会捐助,给她送去8000元现金和行李箱、学具等上学的物品。贫困户李兆秋患有癌症,田书记研究精准扶贫政策,为他申请了大病医疗和低保救助。他还邀请医疗部门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查体,并为60岁以上老人办了银铃安康保险;联系爱心人士为村里小学学生捐献书包300个,被褥20套,价值3万余元;协调社会资金约5万元,为村里兴建了150平米的临时性文化广场一处,为兴邦小学铺设1000平米的爱心操场一处,同时多方协调申领了3套音响器材,组建了村里的广场舞舞蹈队。一件件暖心的事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村民把田书记当成自己的贴心人。

  固阵地,建好村级活动服务场所,成为干部认可的自己人

  工作组入驻后,利用土地置换及库区移民避险资金建设的“南华新苑”社区项目也开工建设,田书记发现村委活动场所仅有4间平房,面积不到80平米。村两委有6个人,加上工作组住下来,“南华新苑”社区建设指挥部成立,接近20人办公条件无法解决。田书记首先从单位争取资金5万元,为村委搭建了100平米的5间房子用来办公。场所有了,村两委班子的会议活动自然就多了起来,干部凝聚力就强了。在社区建设中,田书记也投入大量精力,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做好辅助工作。社区刚开始建设时,工地上没用工业用电线路和足够负荷的变压器,十几台塔吊运转靠自己发电,每天发电需要消耗5000元钱的柴油,了解情况后,他积极协调供电公司用最短时间解决了问题。后期,田书记又协调市供电公司为村里进行电路改造,为社区建设争取线路配套投资资金300万元。目前,“南华新苑”社区建设即将完工,新落成的800平米的南华村党群服务中心楼也已经建成装修,田炜又通过申请妇联部门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文化部门的“文化大院”项目资金为村里准备了价值近8万元的办公设施,同时向卫生部门申请了近10万元资金,建设一个标准化卫生诊所。他还在社区前面规划了一个“百姓大舞台”的广场,一个标准化的基层党群服务场所即将完备。村级活动服务场所硬件完备了,村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就能提升,干群关系就会和谐。通过这些事,村干部把田书记当成自己人,村里有任何事,村干部都要和田书记商量。

  上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成为发展经济的领路人

  “南华新苑”社区项目是村民利益攸关的大事。田炜看到的不仅有美好未来的前景,他还更忧心三件事,一是南华村是省级贫困村,南华新苑建好后会产生物业费,村民能住上楼,但住不起楼。二是村民搬上楼以后,牲畜无处养。三是村民住上楼,生产工具和粮食无处存。这三个问题事事关系村庄搬迁是否顺利和社会稳定,解决这些问题无一不靠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又没有启动资金,但事情不能等不能靠,他创新办法,针对牲畜无处养的问题,多次跑畜牧局申请了20万元的扶持资金,建设了一处养殖场,村庄拆迁后将养殖场租赁承包给养殖户,既解决了村民无处养殖的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社区拆迁后,将腾出256亩土地归村集体,如何利用这个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田炜又动了不少心思,考虑到村里靠山靠水,又是华胥始祖的故里,他决定发展文化旅游,打造华胥部落文化旅游项目,首先发展高效种植,广泛种植可观赏性的中草药,然后利用拆迁出来旧房子的石头,废物利用,建成部分上古时期的石头部落景观,再把华胥山上的神农庙立项恢复建设。他开会征得村里群众的同意后,让景观设计公司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并招商引资一家企业和村里合作成立公司,投资15万元种植了100亩的中草药示范基地,种上了秋葵、薰衣草、黑枸杞、黄芪等中药材。同时,他还向市旅游局提出申请,争取到将南华村“华胥部落”美丽乡村游项目列入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扶持村名单,将争取国家扶持资金100万元。同时,田书记立足南华村,放眼华村镇,按照先从规划入手的方式,邀请专业设计公司深度挖掘始祖文化,以华胥湖为中心,辐射周边9个村做了整体规划设计,争取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始祖文化产业园,并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对接投资商进行项目签约。“南华村的乡村旅游是规划的始祖文化产业园项目首期启动的一个点,按此发展下去,村里这样就有了造血功能。”田炜如释重负地说。

  抓队伍,培育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成为党建工作的推力人

  规范制度建设,建强村级班子,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才是驻村联户最重要的工作和目的。为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素质,他先后邀请省、市专家给村干部授课,讲文化、讲经济;结合县里印发的《关于加强村级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规范村级规范化管理,推动村干部轮流坐班执勤制度、例会制度,开展三会一课,同时,结合驻村工作档案管理,重点指导村文书整理建立村情档案,规范村档案建设。还定期开展基层组织活动日活动,广泛收集民意,村两委班子积极主动参与到村集体活动中来。最重要的是田炜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组织建设项目化,通过项目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项目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人才。“班子的思想活跃了,眼界开阔了,才能有好的发展计策,只要村委班子团结,有了内生力,等我们包村工作组走了以后,南华村也能有很好的发展。”田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