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公益慈善篇

魏秀婷:公益大道越走越宽

发布时间: 2017-02-21 15:16:47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 郭江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中原大地就迎来了漫天飞雪,记者邀约好友一起来到殷商故都的安阳,慕名拜访八卦挑针外治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魏秀婷老师。

  挑针疗法是流传我国民间的刺络疗法的一种,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先听说魏秀婷老师是因为她用一根针可以让病人手到病除的传奇,再后来是听闻她退而不休,一直致力于这个传统而古老医学的传承与发扬,弘扬中医国粹,拯救世人疾苦。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魏秀婷老师的挑针疗法为河南省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在传统挑针基础上,融入了《易经》的卦象、和数的应用,形成了一套规范性的自然疗法。魏秀婷老师在安阳人民医院从医四十年,就在她退休的那一年,1998年被卫生部国际交流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特技名医”称号,这是党和国家对她从医四十年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赞誉。

  再后来是不断获悉她这个古稀老人在公益事业上的不遗余力,魏秀婷老师的形象在记者的心里越来越高大起来,一直想拜访这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古稀老人。

  魏秀婷老师因为在挑针外治疗法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有关心脑血管的学术研讨会,也曾多次远赴海外,到新加坡、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国讲学和学术交流。每当聊起魏秀婷老师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时,她都把这些归功于国家和医院对她的培养教育。

  魏秀婷老师常怀感恩之心,时刻铭记国家对她的培养。1998年,魏老师从安阳市人民医院退休以后,开始了退而不休的另一种生活状态,社会公益活动成了她重要的工作,她把自己讲学所挣的课时费以及给病人治病所接受的捐赠,全部用在了安阳这个古都的文物修建上。

  河朔第一古刹

  安阳是魏晋南北朝代的国都,据有关资料显示,佛教的起源与安阳息息相关,位于安阳的灵泉寺是佛教文化的圣地,玄奘法师印度取经前曾在灵泉寺足足呆了八个月之久。出家僧人被称为“和尚”一词就起源于安阳,“和尚”,即以和为上之意,另外僧人的服装也发源于安阳,“和尚”一词和僧人服装一直沿用至今。

  灵泉寺为东魏武定四年(546年)高僧道凭法师所创。591年隋文帝杨坚诏请寺僧灵裕法师到长安,封为全国最高僧官“国统”,统管全国寺院僧尼。唐代,寺中高僧内不乏王子帝后,仍为全国佛教中心,号称“河朔第一古刹”。

  唐代国力强盛,尊佛也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佛教也因之获得到了近于“国教”的地位,灵泉寺的主持相当于国师,灵泉寺在唐代进入一个顶峰,这也从灵泉寺的规模遗存中得到映证。

  春寒料峭时节的灵泉寺,一片苍凉。寺门“灵泉禅寺”匾额雄风犹在。隋文帝以其雄才大略一统中国后,致力于民生建设,弘扬佛法以教化民风,成为他稳定统治的一项重要政治措施,这项措施后来一直被延用。相传“灵泉禅寺”这四个字就是隋文帝御笔亲提,这也是为数不多的皇帝的笔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魏秀婷老师就生活这个“七朝古都”—安阳,与灵泉寺的咫尺之隔,让她与这个被称为“河朔第一古刹”的佛教文化圣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为百岁金刚长老不朽肉身增砖添瓦

  1998年夏初,吴云青长老随弟子苏华仁从延安来到安阳灵泉寺,1998年9月24日,在停止进食一个月、停止进水半个月的闭关清修的吴云青长老仙逝于安阳灵泉寺内。文管资料显示,吴云青长老生于1838年。他15岁出家,于1998年9月24日坐化于灵泉寺,活了160岁。百余岁金刚身成为奇观,引起轰动,当时的《安阳日报》、《大河报》先后都有报道,国内多家报刊及东南亚、南亚报纸争相转载,瞻者如云。

  他过世之后,寺方将其肉身置于两口水缸之中,将水缸口对口葬于寺院西北方双石塔一侧。2000年农历十一月廿九,县文化局开缸将“吴老不朽肉身”转移至寺院附近的恒温地下窑洞的玻璃棺内。由于放置于窑洞内的玻璃棺密封不严,洞中潮湿又不通风,况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身上出现了许多类似苔藓一样的东西,长此以往,其肉身容易因潮湿霉变,2005年魏秀婷老师了解到情况后,积极筹施资金,为吴云青长老修建了一座金刚塔,因为吴云青长老一辈子佛道双修,一生只念金刚经,故所修的塔取名金刚塔,经文镌刻在金刚塔四周,塔身为金色,在修建金刚塔时,魏秀婷老师的善举受到了全国十多个省市爱心人士的支持,其中一个叫李慧的爱心女士把她价值2000多的项链卖了500元钱来支持她。

  2013年,灵泉寺的负责人找到魏秀婷老师,希望能为灵泉寺修建一个大殿,为了能够筹措资金,魏秀婷老师发着高烧到林州去讲课治病,她的爱心感动了一个郭姓企业家,给她捐了六万多元。该大殿建在一个山坡上,不仅要平山还要给农民占地补偿,魏秀婷老师经过了无数个艰难的日日夜夜,历时两年总算峻工,2015年底总算把吴云青长老挺进了大殿,但是大殿室内的修建与院子的整修以及院墙修建等等又要一大笔资金,魏秀婷老师无奈之下只好向北京的胡小梅女士求援,2016年7月底刚刚完工的灵泉寺大殿迎来了安阳多年不遇的水灾,当魏秀婷老师得知自己修建的大殿和大塔安然无恙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在金融风暴里仍然情洒灵泉寺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的始祖,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为了纪念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的老子,魏秀婷老师与寺院商量后,决定在佛教圣地灵泉寺修建一个道德经塔。2008年,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魏秀婷老师克服重重困难,与山西太原的宋新梅女士一起主持修建了道德经塔,道德经塔对面修建了一座石碑壁,壁上介绍了老子的生平事迹以及国内外著名人士对老子的评价。

  在修建道德经塔时,有一位在刻字社工作的技术员张先生到工地找到魏秀婷老师,拿出仅有的3000元钱捐给魏秀婷老师,“您这么大年纪仍然做这么多事,我也想尽点力,这3000元钱全部捐了吧!”

  在道德经塔施工将要竣工时,有一天在施工现场有位在洞中闭关的外地人找到魏秀婷说,院子里有一尊玉制弥勒佛像,天天在院子里风吹雨打,能不能想办法给弥勒佛像修一个大殿,这时十多个人上来围着七嘴八舌一顿乱说,有人说:“魏老师,你打电话吧!会有人帮你”当时修塔的钱还不够呢,魏秀婷正在为筹集资金发愁,根本没有能力再修一个大殿,这时有人说魏老师试试嘛,万一有人愿意做这个善事呢!魏秀婷犹豫了一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山西太原的一个企业家宋新梅打了一个电话,当魏秀婷向她说明缘由,她问魏秀婷需要多少钱,现场有人说要八万,有人说要七万,宋新梅说修一个大殿七八万肯定不够,这样吧!你们造一个预算给我,就这样,在宋总的赞助下,弥勒佛大殿就修建成功了,宋新梅一共赞助十三万,魏老师在其他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又想法凑了一些,完成了大殿内彩绘及其他建造。

  弥勒佛大殿原是宋朝时期的建筑,殿堂不大,全部在原址按原貌修建完成,峻工开光的那天,原来说好要前来开光的师傅突然因事不能来了,正在无奈之时,云游到他们寺院的几位南京栖霞寺的师父自告奋勇要求来开光,一场虚惊就此化解了!

  她在万佛沟里建起万佛塔

  佛教讲究心诚则灵,因此扩大佛寺和雕刻佛像成为心诚向佛的外在标志。灵泉寺虽然早以不复存在,但遗址宏大,从中仍可以想见当年佛事兴盛的情景。寺院的后山,善男信女们不断造佛立碑,一直持续到北宋末年,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石刻佛像,被后世称为“万佛沟”。

  2012年魏秀婷老师要在灵泉寺这个千年古刹修建一个记录慧休与玄奘法师的万佛塔,她联系爱人士李毅先生并获得资助30万元,2014年高19米的万佛塔竣工建成。第二年10月,魏秀婷老师又为塔身做了保护,用灰色油漆将塔身全部刷新一遍,加刻了几幅稠禅寺练功图、玄奘求师图。万佛塔的塔身镌刻了一部《楞严咒》,塔身两侧镌刻了慧休与玄奘两个大师的生平事迹,详细镌刻玄奘出行西域时,在慧休处学佛8个月之久,慧休为他独讲《杂心》和《摄论》,慧休称玄奘“稀世若人而其是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建塔时虽然经历了诸多风风雨雨,但这座支持天地不灭的灵文塔,为了国家昌盛,人民安康,在魏秀婷老师的爱举下,如今威严的屹立在安阳的西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总有一些人群感动着我们的灵魂。魏秀婷老师热心公益的事迹让人深深的感动并为之敬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自己的勤俭节约省下来的钱,不遗余力的从事公益事业,这是一种何等的壮举与大爱无彊!

  在做公益的路上,有爱心相伴。感谢在魏秀婷老师公益路上所有支持过她的企业与个人,感谢他们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魏秀婷老师和她同仁的善举,体现了一种榜样的力量,引领了公益慈善事业的新风尚,也希望魏秀婷老师爱心团队的义举,能唤起更多的企业、团体及个人加入到公益的行列,为未来公益事业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