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文化

苹果园里拾童趣

发布时间: 2016-12-12 17:54:40   |  来源: 中国网--健康中国   |  责任编辑: 李晓宪

中国网健康讯(文正吉 代淑芳) 青龙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市北部25公里处的深山区,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这里气候独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处天然氧吧,是原始生态旅游的最佳去处。同时它也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前来写生采风。今天发表的是河南作者常淑莹的文章-----《苹果园里拾童趣》

 

  

 

  青龙峡是很有吸引力的地方,而且每来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因为这个缘故,我几乎成了青龙峡的常客,基本上年年来,季季来。

今年6月,随《河南思客》的作家采风团队来到青龙峡双庙村,吃着老乡自己家种的杏,甜甜的、酸酸的,沁人心脾。纯朴的老乡指着对面山坡上的苹果树,敦厚地说,我们这里的苹果是糖心的,脆甜,深秋苹果熟了你们再来,我留几棵,你们自己来摘,尝尝这里的苹果有多甜。早就听说双庙村的糖心苹果,这里的苹果因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全部使用农家肥,所以糖化充分,酸度适中,脆如其分。

  10月,我们应约再次来到这里。深秋的青龙峡,雨过天晴,重山层林尽染,倒映峡水,水面线上下对称,天蓝水清,活脱脱一幅天然山水油画。近处,火红的柿子高高地挂在树上像一个个小灯笼,风起树摇,似在迎接着客人。

    刚吃过午饭,我们沿着坎坷的泥泞乡间小路,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半山腰的苹果园。信手摘下几个,在衣服上擦了擦,急不可待地吃了起来,脆甜可口,味正醇香,里面果然有一圈深黄色的糖心,不虚糖心苹果其名。过足了口福,十几个作家顾不上平日的风度,一扫斯文,搬梯子,搭架子,攀树枝,手脚并用。作家兼书法家河洛郎一改以往的儒家风范,手脚并用攀上树,身穿红色上衣的他,头顶着红红的苹果,左手摸一个,右手摘一个,身体掩映在绿叶红果之间,好一幅美丽的人果画卷。

  年过半百的诗人书法家马挺老师,身手敏捷地蹭蹭几下,即爬到了树中间,头顶着红红的苹果,左手摘一个,右手摘一个,身体掩映在绿叶红果之间,好一幅美丽的人果图画。

             

 

    看到大家纷纷爬树,我也跃跃欲试,忙放下背包、挽起袖子、整理鞋子后,在美女诗人如月姐姐的相助下,手脚并用、艰难地爬上树。看着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却一时手足无措,不知摘哪个好了。老乡在树下告诉我,随便摘哪个都甜,并指导我采摘技巧,不能硬拽,要用手托着,旋转摘下,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果树,不影响下年挂果。此刻,小小的苹果园里欢声笑语,一行人抛却了烦恼,童态尽显,照相、采摘、装篮,分工合作,尽享童年田园收获之乐。

              

看到此景忆起童年收摘苹果的趣事。年幼的我在母亲的扶助下,在小心点的叮咛声中攀上苹果树,摘一个,给母亲传一个,母亲小心翼翼地接,生怕一不小心把苹果摔到地上,那是我半学期的学费呀!时过境迁,悠悠三十载,我已生活无忧,而父母亲却已与世长辞,与我阴阳相隔。拾一片落叶,我似乎嗅到了母亲做饭时飘岀的香味;接一滴叶落的雨水,我似乎看到了父亲田地辛勤劳作的背影。秋风吹来,激起我对家乡的思念。

  苹果好吃树难栽,这里种苹果更加不易。因为地质特殊,土壤稀少,果农硬是用工匠精神,一筐又一筐地从别处搜寻泥土,填成果带,栽上果苗,像抚养儿女一样,浇水施肥,精心照料。青龙峡的苹果树,挂果周期比平原地区长得多,果农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有人说铁打的景区流水的游客。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景区景色真的一般,很浅,没有底蕴,游客游览后兴味索然;另一种是人没有读懂,感觉景是冷漠的,没有情的,于是说出下次再也不来了的话。但是青龙峡有山水的厚重和秀美,居民的纯朴和善良,使我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