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健康图库

每天跑步半小时,可以带来好心情

发布时间: 2016-11-30 14:51:28   |  来源: 钱江晚报   |  责任编辑: 郭江

 

  原标题:每天跑步半小时,可以带来好心情

  冬天又到了抑郁症的高发季。抑郁被称为“心理感冒”,往往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平常人就中招了。怎么防?怎么治?日前,钱江晚报记者听了一场中科院院士的讲座,总结起来简单却有道理——跑跑跑,每天跑上半小时,微微出汗,除了带来好心情,还能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

  如果你还半信半疑,看一看下面这个严谨的动物实验结果吧——

  每天跑5公里

  老鼠没有累趴反而开心啦

  做这个实验的是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苏国辉。他是应邀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作讲座的,分享的是运动和精神康复方面的研究,他提到一个动物实验,对不开心、易抑郁的人来说特别有用。

  这个实验原本是为了证明中枢神经可不可以再生。

  “中枢神经的再生能力很弱,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发现运动确实有帮助。”苏教授介绍说,他们在老鼠身上做了几个实验。

  一开始,他们通过向老鼠注射不同剂量的皮下激素让老鼠“患上”抑郁症,根据注射剂量不同,抑郁症也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然后,科学家让老鼠们做跑轮训练,尽情跑,想跑多久就多久。对照组的老鼠,虽然也站在轮跑器械上,但轮子没法转。

  你可能想不到,这些老鼠一天能跑5~6公里,比好多人的运动量都大。

  实验结果,中轻度抑郁的老鼠不仅减轻了抑郁程度,而且神经中枢有新的神经元生出,记忆能力也提高了。不过,在重度抑郁的老鼠身上,这样的现象没有发生。

  “我们还做了一个实验,想验证持续的运动是否可以阻止抑郁的发生。”苏教授说,正常的老鼠运动两个星期后再注射皮下激素,结果发现要达到同样程度的抑郁需要更大剂量激素,这说明,运动的确可以预防抑郁。

  每天增加半小时运动

  病人药量减一半

  运动可以防治抑郁,动物实验有证据,人身上效果怎样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刘兰英,今年在香港大学精神病学系做访问学者,5月份从香港回来后,她就尝试用运动疗法来治疗门诊病人。

  “我们发现,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增加运动处方后,可以减少抗抑郁药剂量;而对一些轻度抑郁患者,采用运动加一些中成药,不需要使用抗抑郁药。”

  有位病人,她印象特别深。

  汤女士今年45岁,是位办公室文员,反复抑郁发作18年,多次住院,服用超剂量抗抑郁药,还做过电休克,但效果不好,上班时总是没力气,日子难过。

  刘医生初步诊断是复发性抑郁障碍,调整了治疗方案,抗抑郁药从每天4粒减少到2粒,同时增加了运动处方。

  考虑到汤女士平常没有运动习惯,白天要上班,所以建议她,把运动时间定在晚上7点半,运动形式为慢跑,每天半小时,微微出汗就可以。

  一个月后在门诊见到汤女士,她很开心。“没想到我居然可以坚持下来,人也有力气了。”汤女士说,现在每天晚上运动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看到药量也降下来了,运动之后神清气爽,她更加有信心了。

  运动缓解抑郁

  跟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有关

  苏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运动防治抑郁,跟一种叫脂联素的蛋白质有关。

  “运动会刺激大脑的脂联素增加,增强大脑内海马区的神经形成,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缓解抑郁的目的。”

  苏教授解释说,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抵抗糖尿病、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运动真是百病的良方。”

  这个实验,也是在老鼠身上完成的,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一边看DVD,一边原地跑

  采访苏教授的时候,他告诉钱报记者,自己的运动习惯是这样的:每天早上,一边看DVD,一边原地跑步。最近在看《远方的家》,练习普通话;晚上,原地走路,差不多30分钟。

  “现代人坐得太久,我现在很少坐下来看电视。”苏教授说,他今年68岁了,说这样的运动习惯,已经坚持快5年了,不过,他觉得运动量还不够,所以每周还会打一次网球,双打,一次要打2个小时。

  苏教授特意跟钱报记者说,一定要告诉大家,肌肉不仅是个运动器官,也是个内分泌器官,运动的时候,肌肉会分泌很多物质:神经营养因子、抗炎症的、荷尔蒙等等,对身体很多器官的功能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