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媒体聚焦

[辽宁日报]医师多点执业由叫好到叫座

发布时间: 2016-11-29 11:07:50   |  来源: 辽宁日报   |  责任编辑: 郭江

 

  核心提示

  为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问题,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沈阳市去年10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全面放宽医师执业注册地点的限制,鼓励医师到基层和有需求的医疗机构执业。在经历了最初的等待观望后,如今,医师多点执业已由叫好不叫座到“上座率”大增并超出预期,最主要的是二级以下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尝到了医学人才有序流动的甜头。

  注册高级医学人才下沉基层

  记者手里有一个数据,截至今年10月末,沈阳市共有1350名医师进行了多点执业注册。在多点执业的1350人中,主任医师(正高级职称)506人,副主任医师(副高级职称)844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省、市三甲医院各科系的骨干医生,年富力强。

  沈阳市卫生计生委审批处副处长郭丛伟都没想到,沈阳市实行医生多点执业仅仅一年,“上座率”已超出预期,并且还有上升空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答案是适应了市场需求,满足了不同层次医院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记者调查了解到,多点执业的大部分医师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盛京医院和省肿瘤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等三级综合医院。这一群体绝大部分注册到全市二级以下民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单位,涉及临床、口腔和中医三大专业。其中注册临床专业的有1102人,占81.6%,口腔专业的有85人,占6.3%,中医专业的有163人,占12.1%。

  基层医院求贤愿望得以满足

  沈阳市民营医院不少,仅市管二级以上的民营医院就有41家,这些医院长期被人才资源稀缺困扰。

  医院没有人才,在百姓的心里就没有位置。以前是偷偷摸摸地挖大医院的墙脚,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请大医院的专家来医院执业。这着实让许多民营医院的掌门人松了一口气。

  “过去真是没办法,医院硬件还行,可人是关键啊,没有高水平的医生,患者就不买账,医院就难发展。”辽宁奉天中医院董事长韩首章说。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在省内许多民营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段时间以来,民营医院以高薪聘用退休医生来填补人才不足的缺陷,一些退休医生成了民营医院的主角。“眼下好了,大医院的专家可以直接到医院来坐诊,医院的知名度也就上来了。”韩首章说。

  不光民营医院如此,公办二级以下基层医院也尝到了甜头。

  小张是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名社区医生,通过和注册到本单位的专家学习、交流,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小张说:“有大医院专家在身边,遇到疑难问题随时都能请教,很方便。”

  郭丛伟介绍说,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与此同时,这些注册到基层医院的医师,对基层医生传、帮、带,把课堂搬进了病房,有效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生的能力。

  “绿色通道”激活人才有序流动

  沈阳市卫生计生委专门开辟了“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绿色通道”,专人受理、专网注册、即时办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沈阳市规定,凡符合申请条件的执业医师,只要本人携带相关材料到审批部门即可办理,不需要层层审批,不需要第一执业地点同意。对于有实际困难的申请人,实行预约办理、延时工作时间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申请人注册。

  按规定,申请人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范围内通用,不需要按医疗机构级别重新注册。同时,按照“送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模式,面向全国开放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把优质医疗资源输出去,把稀缺的资源请进来,实现了互利共赢。

  记者调查发现,沈阳市多点执业政策有很多创新:不需要第一执业地点同意;符合条件的在沈及各区县注册医师(驻沈部队属医疗机构注册执业医师除外),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可以在沈阳地区所有医疗机构执业(部队属医疗机构除外),也就是说,统一注册,全市通用;对外开放,面向全国开放的医师多点执业;其他执业地点可以高于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级别;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申请后,即办件立等可取。其中,对外开放、立等可取及其他执业地点可以高于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级别,都是全国首创。

  正是有了这些创新之举,打破了人才垄断的藩篱,实现了医疗机构跨所有制的人才有序大流动。实践证明,受益的是基层百姓。

  □本报记者/朱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