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文化

“一带一路” 通往世界的美丽之路

发布时间: 2016-09-08 08:13:30   |  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 李晓宪

  

  

  

  

  2000多年前,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打开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大门。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从提出之日起,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重要理念。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时至今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和推动下,“一带一路”的建设正不断地融入绿色,分享绿色,实现绿色。

  绿色发展的生态挑战

  丝绸之路的开拓是人对自然生态的探索,在昔日的丝绸古道上,绵延着优美的风景画卷。神奇的张掖丹霞地貌,绵延起伏的山脉犹如绚丽的丝绸铺展;祁连山顶终年积雪的冰川雪山和雪水滋养的绿洲沃野、沼泽湿地交相辉映;也有白雪皑皑、云遮雾绕的天山环抱着碧水如镜的天池,翠绿的云杉、塔松漫山遍野,不染半点俗尘······

  但同时,它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生态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的中国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里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森林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盐渍化严重。不只是自然因素,西北地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和工业污染时有发生,进一步对环境造成人为破坏。

  这仅仅是现实问题。今后还要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对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环境风险。

  生态文明引领绿色丝路

  丝绸之路上的冰川雪山,绿洲沃野,沼泽溪流都是如今“一带一路”建设上不可忽视的生态资源。随着“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将会建立起惠及几代人的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从建设的起步阶段就要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形成绿色的发展战略和理念,让秀美的丝路风光依旧,并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的绝佳窗口。

  生态环境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发展会遇到的问题,它也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国以生态文明引领“一带一路”建设,与各国一起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倡导绿色发展也在用实际行动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威胁的担忧,中国并不是转移过剩、落后的产能,而是开展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和项目,传播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实用理念,带动周边国家一起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

  丝路上的绿色变化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落实,再次走入曾经的丝绸之路沿线,到处充满了绿色的生机。

  甘肃通过防风固沙、植树增绿让境内的多个绿洲城市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在兰州街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满眼的蓝天白云、青草绿树,你会感受到这座曾经的“十大污染城市”已今非昔比。兰州市近年来对整个市域进行封山育林,推进黄河风情线、主题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建设以及黄河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和城市生态水系开发,新增和改造公共绿地4450亩,换来了如今市民眼中的绿色新城市。

  不只是甘肃,地处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也不断在丝绸之路上播撒绿色。提起陕西,再也不是过去黄土高原上的“荒山秃岭”,而是市民口中天蓝水净、满眼皆绿的新风貌。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陕西已累计造林绿化2479.1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5.1亿多株。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次数大幅下降,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变好了,也变得更美了。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中国的重点省市先后在宁夏银川、广西南宁、陕西西安举办了中国—阿拉伯国家环境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欧亚经济论坛生态环保分会等一系列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的对话交流活动,交流生态环保实践的经验,与周边国家一道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过去,不同地域的人们、多样的古老文明之间通过丝绸之路形成了碰撞和连结,世代沿袭。今后,“一带一路”的建设会让丝绸之路不断焕发出绿色生机,让生态文明的理念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