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特色科室

海军总医院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 2016-07-13 14:25:52   |  来源: 中国网-健康中国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一、历史与传承

高压氧舱群

  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是为满足人民海军卫勤保障的需求和紧跟世界海军医学的进步而诞生和发展壮大的,至今已走过40年的征程。1976年10月,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由叶剑英元帅亲自题写科名并筹建高压氧舱,1979年7月1日正式投入临床使用,1995年7月被总后勤部批准为全军唯一的高压氧治疗中心,牵头成立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2014年在“国家临床专科军队建设项目”评审中获评通过,成为海军医学第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5年牵头成立全军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同时成为全军医科委高压氧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单位。自建科之日起,科室始终坚持以军事保障为重点,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临床、科研和教学齐头并进。

  二、设备与技术

  目前,科室拥有国内最齐全的高压氧设备,救治水平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世界先进水平。

  (一)“三舱七门高压氧舱群”,全程计算机操控,配备自主研制舱内呼吸机和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最高压力可达5ATA,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高压氧治疗。每天开舱5次,治疗病人100余人。

  (二)拥有高低压两用舱,可模拟高空2万米高空的低压环境、水下120(13ATA)米高压环境,是北京市及内陆地区唯一高低压两用舱,是“世界减压病组织”北京地区指定治疗单位。主要救治工作包括:1、利用高压舱为我国航天载人飞行的平时训练和发射做好保障工作,为北京市民治疗减压病,为北京市特警部队完成水下训练任务,为水下考古人员、水下摄影工作者、密云水库水下工作人员完成年度加压锻炼和减压病治疗。2、利用低压舱开展高原预适应锻炼,为进入高原地域工作人员进行筛查和体检,预防和治疗高原病。

  (三)拥有VIP保健舱,环境舒适,个性化定制治疗压力,科开展保健工作,对亚健康人群、失眠、耳鸣、耳聋等有明显疗效。

  (四)婴儿舱,为广大婴幼儿临床治疗服务。

  (五)拥有实验动物舱,满足同行临床科研需求。

  三、氧舱治疗与重症病房

潘晓雯教授指导患者做治疗

  我们率先在国内建立高压氧科专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单元,床位数量80张的综合治疗科室。形成了以门诊、氧舱内救治和重症病房为一体的综合性救治体系,以重症神经损伤救治为特色,预防、保健和治疗立体发展的学科模式。治疗范畴包括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脑血管病、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炎、脑瘫、突发性耳聋、难治性伤口、糖尿病足、厌氧菌感染、脊髓损伤、减压病、肺气压伤、脑气栓症、高原适应不全症等数十种疾病。

  四、人才队伍与医教研

  科室医务人员近70人,医生全部拥有研究生学历(博士6人,硕士10人),专业背景覆盖该神经病学、高压氧医学、呼吸病学,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目前在读研究生4名,每年接受全国全军各类进修人员几十名,连续5年举办国家一类继续教育项目。近年来,科室共获得各类医疗成果奖、科技进步奖20余项,出版专著5部,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计委及军队等多项科研基金资助。目前在研科研项目11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北京市科委基金3项,军队基金4项,总经费1200余万元。

  五、特色技术

  (一)重症减压病复合伤的加压舱治疗

  潜水加压舱是治疗减压病的必需设备,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拥有华北及内陆地区唯一的潜水加压舱,设计压力12个大气压,可治疗各类减压病。近些年,通过增加舱内急救设备和器材提高了舱内的救治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对重症减压病的治疗,特别是对减压病复合其他类型创伤的病例,成立专业救治小组,在进行加压治疗的同时在舱内给予其他救治措施,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二)重症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研究

  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是全国极少数设置专科病房的高压氧科之一,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颅脑损伤综合救治模式”这一治疗策略,并应用于临床。强调颅脑损伤亚急性期、恢复期,以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早期康复和神经外科随诊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项目成果《高压氧救治颅脑损伤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011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和机制研究

  高压氧一直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科室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共同制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成为国家标准;与医院中心实验科共同制定的《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微量定量法》被确定为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国家标准,牵头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制定国内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指南”。目前我科一氧化碳中毒的治愈率达98.1%,总有效率99.38%,病死率仅为0.62%。除此以外,还开展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的系列研究,发表SCI论文多篇,1999年《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难治性耳聋的高压氧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2012年获北京市特色医学基金资助,开展了高压氧治疗难治性耳聋研究。采用高压氧结合舱内给药,心理治疗等方法,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方法。截至目前,治疗病例已超过200余例,临床研究与基础实验同步进行,取得可喜成绩,拟申报科技进步奖项。

  (五)脑小血管病的高压氧综合治疗

  脑小血管病是一类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深部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所致,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该病起病和进展隐匿,患病率较高,是国民死亡的第一大病因。影像学表现为腔隙性梗死、腔隙、脑白质疏松、脑微出血、血管间隙扩大等,临床表现为脑卒中(脑出血或脑梗死)、认知功能下降和精神症状等。该项目2014年获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资助,采用低压力高压氧结合舱内给药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近100例,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传统方法更好。

  (六)高压氧舱内机械通气技术研究

  科室在国内首次设计并研制了变压式多功能气动呼吸机并应用于临床,解决了重症脑损害并气管切开术后呼吸衰竭患者及时、有效的进行高压氧治疗的问题,增加了高压氧舱内救治手段,扩大了治疗适应证,为患者早期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改善了患者预后。2004年《严重战创伤患者高压氧舱内呼吸机的研制与应用》获得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七)航天、高原、潜水等特种疾病救治研究

  上世纪80年代科室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发了“高低压两用舱”,既能模拟水下150米的高压环境,又能模拟20000米高空的低压环境。利用这一特色装备,除完成海军部队飞行员耳压机能测试、机型改装试验、低压缺氧耐力试验、潜水员加压训练、减压病治疗等任务外,还多次为地铁施工人员、潜水爱好者进行医学鉴定和加压训练,为进藏工作及旅游人员进行缺氧耐力检测和医学宣教。

  六、主要专家简介

潘树义主任为患者做治疗

  1.潘树义,男,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海军总医院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主任,全军高压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高压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编委,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先后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80余篇,副主编或参编专著6部。主要从事高压氧与神经保护的研究,对各种因素所致神经损伤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擅长颅脑损伤、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血管病、突发性耳聋、中毒代谢性白质脑病等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2.胡慧军,男,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目前担任科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军神经内科委员会高压氧学组委员,《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先后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医疗成果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50余篇。擅长高压氧舱内机械通气、各种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术后等危重患者的高压氧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价,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迟发性脑病、颅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减压病、气压伤及突发性聋等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3.张禹,男,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导报》编委。先后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从事高压氧在神经系统重症损伤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擅长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重型颅脑损伤、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血管病等危重患者的高压氧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