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贫致病、病致贫”的怪圈
发布时间: 2016-04-19 16:17:53 | 来源: 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要想有力地阻断“贫—病—贫”这个链条,除了基础卫生服务跟上外,当数做好健康前端控制,治未病
坊间说,人这辈子,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细琢磨,这俩麻烦事往往祸不单行,有病了很容易没钱,没钱了很容易得病。
病了容易没钱,好理解。得了病,打针吃药、开刀住院,都得花钱。尽管报销额度与年俱增,但时间长了或者病情重了,自付部分便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另外,病人会部分地或完全地丧失劳动能力,还得搭上人手去照顾,家庭经济出口变宽、入口变窄,弄不好就会因病致贫。据统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就超过了四成。
没钱容易得病,也不难明白。卫生、保健水平跟不上,疾病的预防、控制很难做到位。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经济拮据、资源匮乏,贫困户因陋就简,生活方式并不健康,观念上也缺乏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比如,平时吃饭爱吃挺重的盐,长期下来,贫困县不少居民吃出了高血压、心血管病,得了“富贵病”,就是在不知不觉间惹病上身、小病酿大。
于是,越贫越病,越病越贫,形成了一个怪圈。要阻断这个恶性循环,也得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针对“病致贫”下手。继续推进医改。尽力降低药价、提高报销比例、做强基层医院、推进大病保险……一句话,尽量减轻患者的负担。有些地方从财政里拨出资金,给实在困难的群众托底,都是好的做法。
另一方面,要对“贫致病”动刀。要想有力地阻断“贫—病—贫”这个链条,除了基础卫生服务跟上外,当数做好健康前端控制,治未病。
风起于青萍之末时,见微知著,早作提防,成本最低,费事最小。等到黑云压城城欲摧时再临时抱佛脚,事倍而功半。就算能控制住,成本也会高得惊人。应该研判贫困群众常见疾病的病因,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防范。比如,建健康小屋,给群众检查身体、普及知识。
前端控制,最怕的是走形式。如果只是走个过场,发点材料,是无效的。要想起到作用,应该提高针对性,就着百姓的痛点开展。比如,到心血管病高发村量血压、普及预防心血管病的知识,听者自然容易入耳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