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癌治癌,需要适时做定期体检
发布时间: 2016-04-06 10:00:11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排在广东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 曾亮超 摄
随着环境因素、食品问题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更是一连串冰冷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换句话说,全国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7到8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体检中心医生提醒,适时为自己和家人做定期体检,可有效防癌治癌,尤其是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需要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体检方案。
●撰文 整理 刘秋宜 王莉
体检能及早发现癌症病变
笔者从清远市各大医院体检中心了解到,体检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癌症的早期筛查。“癌情如此汹涌,我们健康体检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大众做到早期防癌治癌。防癌治癌的关键尽在一个‘早’字,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近几年的体检数据来看,市民的防癌意识已逐步增强,每年参加定期防癌体检的人数增加10%—20%。”清远市一家医院体检中心医生介绍,目前单位体检与个人体检的比例约为2:1,个人体检比例有所增加,但仍以年长者及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居多,建议青中年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也要重视防癌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世界上有35%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肺癌患者如果在早期发现,5年存活率是90%,而晚期患者90%都会死亡。中国的癌症患者在就医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因此,业内人士认为,40岁以上的人群要定期体检,进行癌症筛查。
临床证明,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癌症的早期病变,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诊断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病死率。“防癌体检套餐的组合以及检查的频次和时间,因人而异。以肠镜为例,一般建议45岁以后,就应该做人生第一次肠镜,但如果是有大便异常、结肠息肉、慢性肠炎、癌症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则应把时间提前。”医生介绍,去年该院体检中心对部分50岁以上、经常喝酒应酬的高端人士进行了无痛电子结肠镜的检查,发现肠道息肉的发病率高达82.3%。因此,40岁以上人群就要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结肠镜的检查,避免结肠癌的发生或尽早发现结肠癌。
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为肺癌
广东省疾控中心提供的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每死亡5人,就有1人死于癌症。广东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为肺癌,女性第一位为乳腺癌,男女合计发病前五位分别为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鼻咽癌。与国内其它省份相比,粤肿瘤发病率高出全国23.5%。
此外,不得不提女性的两大健康“杀手”——乳腺癌和宫颈癌。据统计,广东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为6.31/10万,宫颈癌的死亡率为1.46/10万,而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形势不容乐观。1980年,北京市女性在45岁和65岁的两个年龄前后最易患乳腺癌,如今,发病高峰从45岁一直持续到65岁。从原先是“双高峰”,到现在已经连成一个“高平台”。
医生建议,为预防乳腺癌,女性最好结婚、生育别太晚,生育后采用母乳喂养,更年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雌激素及慎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检查年龄段从20到65岁前后,应每年定期进行乳腺彩超检查至少一次。预防宫颈癌方面,女性应注意个人卫生清洁,避免吸烟,已婚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每3到5年做一次HPV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市民体检存在三大误区
尽管近年来市民防癌体检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在日常的体检工作中,还是发现不少市民存在着一些误区。
首先,进行几项简单的体检,就会被市民当成全面、全身体检。比如单纯抽血查肝功能,显示肝功能正常就以为肝脏正常;单纯抽血查肾功能,显示肾功能正常就以为肾没毛病了。
其次,部分市民总做局部性、固定的某几项癌症筛查,限制了筛查的范围。比如去年受检者选择某个套餐,今年体检再继续选择同个套餐并非最优选择。医院体检中心制定套餐的思路,一般都会按照个体的体检进度,每年以不同的体检主题,系统化、有计划性地进行健康筛查,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避免遗漏。
另外,仍有部分市民持有“应该没问题,不用检查”的侥幸心理。在健康未出现问题时不愿进行防癌筛查,结果可能会导致症状出现时,往往已错失最佳治疗机会——因为许多癌症早期并无自觉症状。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部分较富裕的市民在检查时喜欢挑最贵的项目或手段。“其实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未必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医生建议,受检者最好充分与健康管理师进行沟通,并选择合理的项目、优化体检套餐的设计,做到既不过度体检又能满足防癌筛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