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健康中国行

泸州:0-6岁儿童残疾筛查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 2016-02-26 11:00:25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昨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为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市卫计委和市残联联合出台了《泸州市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方案》。我市将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0-6岁儿童中在视力、听力、智力、肢体(重点是脑瘫、足内翻、足外翻、O型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烧伤患儿矫形、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孤独症等方面疑似残疾、高危的群体开展筛查,进行评估、鉴定。对符合条件的儿童,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康复救助。

  疑似残疾 孤独症也在筛查范畴

  据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筛查的目的主要是对全市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对0-6岁儿童, 在视力、听力、智力、肢体(重点是脑瘫、足内翻、足外翻、O型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烧伤患儿矫形、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孤独症等方面疑似残疾、高危的群体开展筛查。

  据悉,儿童残疾出现在肢体等部位容易发现,而有的在孩子年幼时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家人忽略。其实,孩子在各个月龄阶段,都有相应的预警征象,提示有可能发生残疾。比如在3个月时,婴儿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等。在12个月时,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不会扶物站立等。在3岁时,不会双脚跳,不会模仿画圆等。

  评估鉴定 信息严格保密

  据了解,本次筛查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包括初筛、复筛、残疾评估鉴定等程序。整个过程,信息严格保密。初筛由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对发现残疾或疑似残疾的儿童,出具《四川省0-6岁儿童残疾筛查转介表》,转介至县级以上复筛机构进行复筛。

  复筛则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区(县)人民医院,以及经省卫生计生委认定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进行。复筛过程中仍无法确诊的儿童,开具《四川省0-6岁儿童残疾筛查转介表》,转介至对应残疾类别的定点残疾评估鉴定机构进行评估,对已筛出的疑似残疾儿童,转介给同级保健院和残联共享信息。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泸州市妇幼保健院为市级0-6岁残疾儿童评估鉴定机构。如果市级无法确诊的,转介至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等省级定点评估鉴定机构进行评估诊断,并进行信息的反馈。

  多个项目 救助残疾患儿

  记者了解到,由本人或监护人向所在区县残联提出申请,填写项目《救助审批表》,逐级审核过后,就可以享受对应的救助政策。救助项目包括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专项彩票公益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等。

  

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