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希军代表:发展康复医疗可缓解大医院"一床难求"困境
发布时间: 2015-11-27 16:14:38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李万祥 武自然)时下,“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老百姓关心的难题之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把康复医疗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形成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医院“一床难求”的困境,有利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国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不协调关系,从而实现让老百姓“病有所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3年编制了《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印发试点地区参照执行,并鼓励非试点地区的康复医疗机构参照该标准推动双向转诊工作。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工作并不理想。”闫希军举例说,医疗资源向大医院集中,形成“医疗顶端优势”,相关科室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希望康复病人向外转出。由于康复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造成综合医院无处转、不敢转的情况。同时,作为医疗服务的接受者,患者对综合医院的品牌技术依赖度较高,希望临床专家负责到底,对康复医院的技术水平心存疑虑。
针对这些问题,闫希军建议,明确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转诊标准和机制,实现分级诊疗,分阶段康复,优化医疗资服务效率。为促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协同发展。
具体来说,闫希军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提高综合医院下转病人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使综合医院在缩短住院天数的情况下,建立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双向转诊的利益平衡机制,必要时通过考核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指标,实现硬性分流。”
在闫希军看来,要实现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协同发展,还需大力发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综合医院和社会资本采用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建设康复医院,实现专家、信息、医保、临床路径互联互通,通过早期康复介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建立临床和康复一体化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通过完善医保支付方式,也可以促进患者在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合理分流。”闫希军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还要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缩短在综合医院住院天数,增加医保延伸支付的范围和额度,鼓励患者尽早转入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