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糖尿病

防范糖尿病风险 注意三个“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15-11-16 09:20:21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原标题:防范糖尿病风险 注意三个“为什么”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病人的“头号杀手”是什么?是血糖吗?不是。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ASCVD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据了解,每10位糖尿病病人中有7位最终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70%。遗憾的是,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在中国至少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坏胆固醇(LDL-C)控制未达标;糖尿病患者的坏胆固醇LDL-C每降低1 mmol/L,大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21%。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和家属注意防范糖尿病风险的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心脑血管病?

  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教授指出,糖尿病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本病变形式是粥样斑块,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胆固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高血糖这个“先头部队”破坏了血管内皮保护层,血管壁等于“城门洞开”,血液中如果含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于它的颗粒细小,因此很容易透过被破坏的血管内皮,日积月累地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当斑块逐渐增大发生破裂、阻塞血管,即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威胁生命。

  血糖控制住了,为什么还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指出,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问题是第一“主攻手”是坏胆固醇(LDL-C),而不是血糖。可以说,血管中的斑块是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坏胆固醇(LDL-C)是斑块的来源。在众多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中,坏胆固醇(LDL-C)位居首位。因此,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先得管好胆固醇,让攻击者失去“炮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陆菊明教授特别提醒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只重视血糖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到,LDL-C(坏胆固醇)是大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应重视血脂在内的危险因素综合管理。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长期进行规范治疗?

  糖尿病人的胆固醇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的时间越长,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收益就越明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伟教授介绍说,总的来讲,他汀类的药物作用不仅仅在降脂,还有几方面作用,如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是对血管内皮的作用,主要是对斑块起到稳定斑块、或者是固定斑块、减小斑块的作用;基本上,他汀类药物在内分泌科是一个常规用药。

  新版ADA指南明确指出,对于40岁以上所有的糖尿病人,即便没有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LDL-C≥100mg/dL(2.6mmol/L)等危险因素, 也都要启动他汀治疗。

  陆菊明教授表示,需在生活方式的干预基础上,通过他汀类药减少缺血性卒中、心梗等ASCVD风险。不可在“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后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