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最新报道

伤心过度 小心应激性心脏病

发布时间: 2015-08-26 11:50:01   |  来源: 南方日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灾难突发,不仅给人的心理带来冲击,这种冲击还可能引发生理上的不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特意在其微博撰文提醒:一起又一起的灾难,越是突发,越是意料之外,越是身陷或情陷之中,越要注意调整情绪,包括自我调整、倾诉、痛哭、释放,切莫把悲伤强压在心里,因为过度悲伤可能导致应激性心脏病。

  据张海澄介绍,这种病最先是在日本发现的,后来被欧美乃至全世界认可,命名为tako-tsubo心肌病(ttc),又称应激性心肌病、左心室心尖球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可逆的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而无冠状动脉的异常。常常表现为心脏左心室的一块心肌突然变薄,被血液冲击得像气球一样鼓起来,在心尖形成一个大球囊,又像捕章鱼的篓子。因为这种病通常起因和情绪有关,所以被称为应激性心脏病。

  紧张、不安、焦虑、悲伤等情绪为什么会引发心肌变薄、使心脏像气球一样心尖部位膨出呢?张海澄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应激的情绪会引起人体内的激素改变,进而引发心肌的改变,同时局部血管痉挛又会加重症状。与真正的心脏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的心肌有恢复的可能性,预后也通常比真正心脏病患者要好。

  广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向定成介绍,临床上确实有不少这样的病例,因为情绪波动、焦虑等引发应激性心脏病,需要急救。“目前医学上对这种应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了解还不够透彻,尚处于学术研究阶段。”有的病人因为一些情绪刺激,发病后出现血管痉挛,跟心肌梗死表现症状一样,但造影检查发现血管并未堵死,经过治疗后,短则1—3个月,最长则6个月即可恢复。“这种病发病率不算高,通常病人没有基础疾病,女性患者多一些,平时精神就比较紧张的人群易发,跟遗传关系不大。”

  张海澄介绍说,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会出现胸闷、心痛、背痛等一系列症状,一些心脏病(比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也类似,但两者还是有不同表现。冠心病患者胸闷心痛常常持续半小时左右,之后稍有缓解,然后再次重复,而应激患者的心脏相关症状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一整天。此外,应激性患者可能有失眠、口干、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最重要的是有应激病史。

  综合《南方日报》、壹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