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滚动新闻

八成糖尿病人须启动他汀治疗防“动粥”

发布时间: 2015-05-19 10:22:31   |  来源: 南方日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昨天是全国第五届“血管健康日”来临之际,南方医科大学内分泌专家谭耀明教授特别指出,糖尿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下称“动粥),糖尿病患者要主动了解动粥疾病特有的危险因素,识别自身的血管健康风险。尤其对高危人群,要及早实施干预,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两手抓,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多数糖友不知自己是“动粥”高危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在我国,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已是动粥疾病高危人群,疾病防控理念薄弱。

  谭教授介绍说,糖尿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本病变形式是粥样斑块,而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坏胆固醇”。当高血糖这个“先头部队”破坏了血管内皮保护层,血管壁等于“城门洞开”,血液中过多的“坏胆固醇”就会透过被破坏的血管内皮,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最终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危及生命。

  双管齐下管控动粥风险

  如何防控动粥疾病呢?谭耀明教授建议区分高风险、存在风险人群,根据个体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危险分层制定干预措施。

  首先,要积极检查血管健康。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其次,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人患者来说,更要切实管理、控制胆固醇,以便控制动粥疾病的进程,谭教授提出糖尿病患者要关注的“三大纪律”包括:

  一、必须使用他汀类药降“坏胆固醇”: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伴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人,应该使用他汀类药降低胆固醇,按照这个标准,大约80%的糖尿病人必须启动他汀治疗;

  二、必须使“坏胆固醇”降至合理的目标:糖尿病未得冠心病时,LDL-C需降至低于2.6mmol/L,因为降至这一水平时,不会形成新的斑块;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有斑块形成时,LDL-C必须降至1.8mmol/L以下,因为降至这一数值时可以缩小斑块体积,从而打破高LDL-C→斑块增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恶性循环,避免心血管事件;

  三、必须长期使用他汀类药,不可在血脂达标后随意停药:由于人体内约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行合成,LDL-C升高绝大多数都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所以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或者减肥控制血糖都无济于事,必须使用他汀类药才能降低LDL-C。控制达标后,一旦停药,LDL-C又会升高,血管的损坏将重新开始,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