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滚动新闻

癌症发病率继续走高 医生:坏基因比坏习惯还可怕

发布时间: 2015-04-16 09:43:17   |  来源: 重庆晚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昨日,由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重庆市肿瘤医院联合举办的重庆市第21届全国肿瘤宣传防治周大型活动正式启动。

  重庆晚报记者获悉,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重庆市肿瘤发病率244.66/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289.01/10万,女性发病率199.47/10万。发病率前六位的肿瘤部位依次为气管、支气管、肺,结直肠肛门,肝脏,食管,乳房,胃。

  对比2013年报告,当年全市发病率241.65/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279.54/10万,女性发病率203.18/10万。重庆市癌症发病率正在升高。

  切完乳腺又切输卵管

  继2013年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后,上月24日,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再次通过《纽约时报》公开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预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重庆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教授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有肿瘤家族史人群,癌基因的危害远胜坏习惯,这些人即便保持了很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需要特别提防肿瘤潜在风险。

  吴永忠介绍,癌症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临床上,有5%~10%的肿瘤具有较强遗传倾向。以乳腺癌患者为例,如果发病早、类型特殊,同时患有卵巢癌,或亲属患有癌症特别是乳腺癌和卵巢癌,建议本人和家属都咨询肿瘤专家是否需要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基因检测若发现突变,建议早期开始进行密切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筛查。另一个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就是像安吉丽娜·朱莉一样,切除可能患病的靶器官。这种预防方式医学界存在争议,并不倡导公众效仿。

  靶向新疗法专杀癌细胞

  除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常见癌症治疗方法外,还有一种日趋成熟的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医务人员青睐,它就是分子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就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进行的治疗,这些特定分子在肿瘤发生、生长、代谢、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控制它们就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告诉记者,传统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没有识别力,对白细胞、胃肠道黏膜细胞等生长较快的正常细胞也会造成损害;靶向治疗药物则会特异性地选择攻击目标,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尽可能保护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更小。

  “我们科室现在就有一位靶向治疗受益患者。”王东林介绍,患者高先生62岁,四川省泸州市人,4年前查出直肠癌后进行了手术和化疗,一年后复查发现肿瘤转移到肝脏,2个疗程的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病情仍未见好转。后来,医生建议他尝试靶向治疗药物。2013年6月起,高先生开始服用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进行靶向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今未再复发转移。

  基因检测告诉你谁适合

  王东林介绍,靶向治疗在间质瘤、乳腺癌、肺癌、肠癌、肾癌的治疗上运用广泛,十年来我国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增加了2.4倍,5年生存率从8%提高到18%,达到国际水平。靶向治疗只对特定人群有效。例如,在肺腺癌患者中,只有对EGFR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部分人群才有疗效。因此,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基因检测是前提。

  “基因检测对于早诊早治非常重要。”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主任、重庆抗癌协会肺癌协会主任委员周向东介绍,目前我国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为30.9%,美国为66%,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重视早诊早治。目前,西南医院呼吸科每年确诊约1000例肺癌患者,大约只有一半人接受医生建议做基因检测,其中一半都被检测为需要提前干预治疗。照此比率推算,没做检测的人中,有约250人错过了控制转移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