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季警惕宝宝肠胃病!
发布时间: 2015-02-07 09:40:11 | 来源: 深圳新闻网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最近一段时间,一则“新型病毒——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的信息近日在家长中间、微信朋友圈传播,引起很多担忧。记者了解到,所谓“新型病毒——诺如病毒”其实很普通,由其引发的病毒感染性腹泻每年都有散发,眼下因为气温骤变等原因,广州的小患者有所增加。专家介绍,以他们门诊为例,腹泻患儿环比增加了两三成。
南方的冬季易多发
2014年11月,广东省疾控中心曾发出风险提示:病毒感染性腹泻季节性高峰杀到,并将持续至今年3月。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就属于其中的一种。
病毒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大多起病急,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等症,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此类病毒虽然传播较快,但影响较低,病程短,病死率低。
专家介绍,病毒性腹泻中,最常见的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易感人群主要是2岁以下的小小孩,发病高峰在秋冬季,最典型症状是先吐后拉,多数伴有发热,两三天后开始拉水样大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病程较短,一般3~5天。
另一较常见的病毒为腺病毒,也以小小孩子多见。再来就是最近较多发的诺如病毒,又叫诺沃克病毒,1968年在美国被发现,1995年,中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算是个“老”病毒了。诺如病毒喜冷怕热,冬季正是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尚低,2岁以上的儿童更容易感染。和腺病毒类似,诺如病毒感染也有恶心、呕吐、拉肚子、腹痛等症状。
病毒感染性腹泻多为自限性疾病
同时专家也介绍说,虽然轮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性较强,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地,但本身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并不需特殊治疗,主要通过补液和饮食调理来控制症状等治疗即可。家长不能轻视,要做好预防脱水工作,但也不必过于恐慌。
专家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发生腹泻时,一些家长往往在尚未弄清病因的情况下,就盲目地给孩子吃抗生素类药物(即家长所说的“消炎药”),他们觉得“有感染就得用抗生素”,当吃了两三天仍是腹泻不止时才过来医院求治,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抗生素能够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它却不是“万能药”,在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急着使用抗生素,等到孩子真正发生细菌感染性疾病时,那些真正的致病菌反而有了耐药性,就会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了。而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其不但没有效果,滥用的话反而还会加重肠道内菌群失调,使得受损的肠粘膜修复时间延长,致使腹泻时间延长,但是在临床上将抗生素用于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家长却是屡见不鲜。
因此,专家建议,当孩子发生腹泻时,家长切勿急着马上就使用抗生素,家长需要做的是留意孩子腹泻物的性状,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以便尽早通过病原学检查来确诊属于哪一种腹泻后,再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处理,才不会延误病情。
做好卫生把好“入口关”
病毒性腹泻以粪、口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及吸入患者腹泻物或呕吐物溅起的飞沫传播。因此应对病毒性腹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把好“入口关”。
广东省卫计委建议民众,首先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其次就是要严防病从口入。诺如病毒常见于贝类、蔬果等食物,例如生鲜蔬菜、瓜果被受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灌溉、清洗,可使病毒附着于表面;贝类在受污染的水中养殖,也可通过滤食方式逐渐蓄积诺如病毒。因此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另外,目前常见的病毒性腹泻中,只有轮状病毒有对应疫苗。专家说,对于一些体弱儿或是肠胃不好的婴幼儿,尤其是体弱的早产儿,或者是合并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们来说,也可以在流行季节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以降低发病的概率。
如果小孩有呕吐、腹泻症状,建议家长不要强行送到学校,以免传播更多孩子,引起集体发病,应及时就医。染诺如病毒的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呕吐,但通常只会持续两三天,在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保持清淡饮食,但不要禁食,“多喝水多休息,病情就会有明显好转”,何婉儿特别强调多喝水,无论是患病前的预防还是患病后康复,喝水都有帮助。多喝水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有益胃肠道运转。还有天冷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