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医学315

中国进口抗癌药格列卫成天价 明暗回扣催高药价

发布时间: 2015-01-12 10:57:35   |  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们就是想有尊严地活下去。”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感慨。“无论富有还是贫穷,人都能在自如支配自己钱财的情况下看得起病,就是有尊严地活着。”

  近日,白血病患者从印度代购仿制药格列卫的事件呈现在公众面前。尽管印度仿制药在中国没有得到认证,但是它与进口抗癌药的巨大差价让代购这条快捷途径显得颇受欢迎。

  在众多讨论后,高价“救命药”背后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中国的进口抗癌药在众多国家中居于最高位,甚至与韩国相差2倍。中国的价格为什么如此高昂?与印度同为仿制药大国,为什么中国少有国际水准的仿制药?人民网记者针对瑞士诺华格列卫高价背后的成因再次进行调查。

  原研药享受单独定价权价格“岿然不动”

  据介绍,格列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研制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体变异。格列卫的出现,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从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了现在的90%左右,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由于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原研药格列卫价格昂贵,让很多患者望而怯步。自2001年第一次被引入中国至今,格列卫的价格一直是23500/盒,一盒一个月,一年就28万多元。人民网跨国调查发现,诺华格列卫在中国的零售价最高,那么,一款关乎患者生命的进口药物价格,究竟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一位研究药品定价的人士介绍,中国药品定价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如疫苗),一类是市场调节,还有一类是政府指导价,形式为最高零售价限价,包括统一定价和单独定价,而专利药都属于单独定价。

  国外申请专利的原研药享受单独定价权,这导致其在价格上“岿然不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规定其实在法律上缺乏依据。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就开始制订《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试图取消原研药的“价格特权”。但几年过去了,意见稿还未有定论。

  制造、研发成本由企业患者共同“买单”

  药品成本是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制造成本和研发成本。“如果单纯以制造成本计算,靶向抗癌药的利润率在90%以上,但这是外行的算法。”某医药销售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看药的利润,也得看研发环节,而研发成本影响更大。“比如一款抗癌药,临床实验费用达十几亿美元,这部分肯定要由患者承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