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时令健康

40岁后变矮?这是骨质疏松的信号

发布时间: 2014-10-17 14:05:42   |  来源: 天山网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5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中,约一半的人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四分之一也将会出现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质疏松,已经成了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杀手。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在北京启动了“骨动中国——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推广项目”。

  瘦女人骨质疏松发生率更高

  平均年龄每大一岁,骨质密度就下降2.07%。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经进行过骨质疏松的调查,部分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已经明显下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还会逐渐下降。

  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发病率达到了47.1%,其中55-60岁年龄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50-54岁年龄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也在逐渐上升,此次调查的最高年龄组(60-61岁组)的数值比最低年龄组(48-49岁组)下降27%,平均每长一岁骨质密度就下降2.07%。调查发现,超重或者肥胖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低,调查显示,瘦女人与胖女人的骨质疏松的比例将近是2:1。

  工作人员按体重指数将受检人员分为甲、乙两组,体重指数小于24的为甲组(体重正常或偏轻组),大于24的为乙组(超重或肥胖组)。调查中显示,甲组的发病人数为95人,发病率为59.7%;乙组发病人数为34人,发病率仅为30.4%。工作人员说,胖女人雌性激素高,骨质度相对就高,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相对小一点。

  骨质疏松特“青睐”绝经后女性

  在老年人群中,绝经后的女性容易成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这是因为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会减少,这也使得绝经后女性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也正是因为绝经期的原因,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事实上,骨质疏松属于衰老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质会走下坡路。中大医院骨科王宸主任医师建议,一般来说,男性40岁-50岁左右可以开始进行骨密度筛查,女性如果出现月经不稳或绝经症状,就要进行骨密度筛查,小于40岁时并没有太大必要。不过,会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其实,可以自测。在您40岁后,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体重较轻,体重指数低于19等,那么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较大了。

  多晒太阳多运动增加骨密度

  要预防骨质疏松,平时应注重适当增加运动,要适当接受太阳照射,因为在太阳的照射下,维生素D转化成的活性成分,更利于钙的吸收。王宸建议,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应尽量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因为治疗过程中会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进行评价,以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法。自行补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年纪比较大的人(女性60岁以上,男性70岁以上)、绝经后的妇女、比较瘦小的老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正在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孕妇等,都不适合喝咖啡。

  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呢?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员陈晓荣认为,首先,需要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对骨骼产生一定刺激,即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目前推荐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对原始骨量极低的人可通过负荷刺激而增加骨量,对中度骨量的人有保存骨量的作用,但并不推荐超负荷的运动。其次,运动应长期坚持。尤其对于骨质疏松高风险的更年期成人,运动负荷可以使骨质疏松骨骼量增加,其增加的数量可能不足以补偿更年期性激素缺乏而造成的骨丢失,并存在部位差异,如果运动终止,则增加的骨量可以再度丢失,因此需要长期不断的运动负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