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医患关系

缺乏规则意识制约医患关系良性互动

发布时间: 2014-09-30 10:22:50   |  来源: 解放日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医生拒绝医治病人,医院拉黑患者”——乍听上去,一顶不讲医德的“帽子”已经妥妥地套在了医院头上。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本月初,沪上某医院发生的一起风波,就在这样的舆论审判中,继续制造着意见漩涡。在果断地对医生进行医德教育前,能否不带偏见倾听当事人心声,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在这起事件里,为什么一个医生的遭遇,会让全体科室医生共同表示“不再提供继续治疗”?医生的声明把原因写得很清楚:患者未挂号,且不听医生引导,强行插队,并抓伤治疗医生。假如这些都属实,那么在正常的就诊秩序打乱后,不要说插队者,恐怕其他排队的病人也无法得到诊疗服务吧。在纠纷没有平息前,医生暂停治疗,完全合情合理。只有排除妨碍诊疗的因素,才能够恢复正常的就诊秩序。医院无法处理的,自然要让警方来处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警方还没有给出结论,当事的另一方也有自己的说法,不过已经赔偿了医生的医药费。可以说,事件调查还在进行中,实在还没有到给医生“扣帽子”的时候。更何况,这位当事人的孩子,在挂号后就得到了诊治,医院也明确表示“一视同仁”,又何谈“拒诊”、“拉黑”呢?不如说是医生们讲了几句“气话”而已。

  从这一事件可以发现,规则意识的缺乏制约着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比如说,在就诊排队时常见各种“加塞”等。本着尊老爱幼、照顾残弱的善意,患者之间有所通融并无不可,但是说到底,除了急需抢救的病人,按照挂号顺序看病是基本原则。特别是患者之间要互相体谅,大家都是病人,谁比谁更优先呢?维护就医秩序不只是医生的责任,也事关所有病患的福祉。当然,病人的病情因人而异,不可能完全按照先来后到施诊。医院的急诊和绿色紧急通道正是为此而设。如何更加人性化地设计就诊流程,让前期预诊和分诊起到判断病情与安抚病人的作用,是有效减轻主治环节压力的最好途径。不要让病人感到孤立无援和漫无头绪,导致失去理性判断和自控,这是医院本应该做的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医院方面确有必要尽快改善相关服务水平。

  作为医生,以救死扶伤为最高天职,最大限度地用爱和宽容来对待每一个病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要无原则地满足病人,特别是有违公平、正义的要求。如果不能公平地看待医生和这个职业,那么病人自己也不可能享有公平的医疗,这应该是常识和共识。(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