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医药动态

立秋后多发胃肠型感冒

发布时间: 2014-09-08 15:48:52   |  来源: 齐鲁网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立秋后,“秋老虎”来势汹汹,正是胃肠型感冒的高发期,不少市民因为饮食贪凉、不洁等出现了胃肠型感冒。市民应注意饮食,预防胃肠型感冒。一旦得了胃肠型感冒,也要对症下药,莫把胃肠型感冒当肠炎治!

  发烧、头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适是人们熟知的感冒症状,而食欲差、泛酸、烧心,以至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这些症状却很难让人联想到感冒。然而,它们却是“胃肠型感冒”的主要症状。胃肠型感冒主要由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引起,多发生于消化道功能较弱的群体。感冒病毒乘虚而入钻进消化道,引起消化道黏膜反应,就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预防胃肠型感冒应做到多喝水,但最好不喝冷藏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患病后更要注意饮食调节,清淡饮食,多吃好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汤、粥、面条等,一次不要吃太多,少吃多餐,根据胃肠道的能力逐渐增加进食量。

  需要注意的是,胃肠型感冒不能盲目使用抗菌药,这样非但无效,反而容易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紊乱。对于胃肠型感冒病人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发病后应去医院做血象和粪便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化验,以排除肠炎、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第二,注意病人的饮食调理,应少量多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汤、粥、面条,避免进食油腻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第三,由于患者多次腹泻,体内会丢失较多水分和“电解质”,为此要注意补充水分;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物质。第四,应根据病情酌情使用药物:尽量减少口服各种消炎、止痛、退烧药,减少对胃肠道刺激,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以上,可到医院注射柴胡(或含服柴胡滴丸)、安痛定或物理降温。

  治疗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就是藿香正气类制剂,它有两大功能:解表、和中。解表即解除机体表层病邪,和中即调和胃肠道。这两项功能正好对应胃肠型感冒的两个方面,所以能很快见效。

  在众多的藿香正气制剂中,传统的藿香正气水疗效明显,口感却很差;且由于水剂是通过乙醇(酒精)提取,药效比较猛,对酒精过敏者、小儿和年老体虚者服用时应遵医生指导;而藿香正气胶囊和软胶囊,优点是口感好,但是药物的疗效均不及藿香正气水。近年来一直备受好评的新剂型--藿香正气滴丸解决了上述剂型的缺点。其通过水溶提取,不含乙醇(酒精),没有刺激味道,口感较好;且保留了藿香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口服后约5分钟可快速溶出,发挥了滴丸剂型高效速效的特点;由于其卓越的疗效特点,临床上除了应用于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也广泛应用在对空调病、急性胃肠炎、痢疾以及夏季中暑的防治。可作为居家旅行,四季常备的药品。

  临床研究表明,天士力生产的藿香正气滴丸为主治疗胃肠型感冒100例。结果:治愈8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可见藿香正气滴丸治疗胃肠型感冒,疗效可靠。其中藿香为主,辛温散寒,芳香化湿,和胃悦脾。辅以半夏,燥湿降气,和胃止呕;厚朴行气化湿,宽胸除满;苏叶、白芷助藿香散寒化湿;陈皮理气燥湿和中;茯苓、白术健脾化湿;大腹皮行气利湿;桔梗宣肺利膈,甘草调和诸药。合而成方,可使风寒得散,湿浊得化,脾胃调和,诸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