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健康家居

秋天来了要当心5种传染病

发布时间: 2014-09-08 14:33:39   |  来源: 四川在线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市卫计委公布最近两年的秋季传染病数据,得感染性腹泻的市民最多

  9月天气变化快,日均温差变化较大,加之学生们开学,一旦传染源引入,极易暴发疫情。

  重庆市卫计委昨天公布了最近两年(2012年、2013年)8-10月份的疾控传染病数据,提醒市民当心传染病,其中发病位于前五位的是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

  专家提醒,疾病流行的风险场地多为幼儿园和学校,风险人群是儿童和学生,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1 感染性 腹泻病

  开学季急性胃肠炎高发

  感染性腹泻病的感染例数占秋季传染病总数的60%以上。

  今年雨水多潮湿,外加上开学学生聚集,将迎来感染性腹泻病的又一个高峰。

  对策:不吃生食半生食品

  重医附二院消化内科医生冯晓霞解释,9月正是大中小学开学的时间,成为了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市民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半生、腐败变质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抵抗力差的小孩和老人,如果遇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筋以及间歇性发热、发冷等要及时就医。

  数据 8月1032例 9月1939例 10月4177例

  2 手足口病

  5岁以下孩子尤其要当心

  2012年和2013年秋季,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均排在第二位,其中,还有一名患者死亡。

  市疾控中心提醒,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开学后会形成小高峰,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并且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要尤其当心。

  对策: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谭利平建议,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家长应每天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口腔和屁股,如果有红色疱疹,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口腔溃疡、发热、出疹等症状要马上到医院就诊。患手足口病的患儿一旦出现高热、呕吐、精神差等症状时,要立即到设有儿科的大医院就诊。

  数据 8月675例 9月488例 10月607例

  3 流行性 腮腺炎

  连续两年排传染病第三位

  根据2012年的秋季统计数据显示,流行性腮腺炎是排名第三位的高发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胰腺炎等,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传播。

  对策:儿童青少年重点预防

  腮腺炎的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常在幼儿园、开学季流行。目前预防腮腺炎应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一旦出现发热、咽痛、腮腺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数据 2013年秋季为343例

  4 急性 结膜炎

  阴雨绵绵细菌繁殖快

  结膜炎夏秋季节高发,传染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具等。

  立秋过后阴雨天气逐渐增多,衣物、毛巾容易晒不干,细菌入侵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幼儿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很有可能染上细菌性结膜炎。特别是今年雨水较多,很可能带来急性结膜炎的高峰。

  对策:脸盆毛巾要煮沸消毒

  重医附二院眼科主任周希媛提醒,“红眼病”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儿童最易中招。儿童感冒后,由于免疫力低,病毒感染易诱发“红眼病”;另外,孩子喜欢用手揉眼睛,一旦一个感染,幼儿园或学校孩子聚集,就易群体暴发。

  宝宝预防红眼病,首先要预防感冒,其次注意用眼卫生,常洗手,脸盆、毛巾一定要煮沸消毒。如果孩子眼睛出现灼热或疼痛、痒感、分泌物多,流泪、怕光、视力模糊等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数据 发病人数为180例,占秋季丙类传染病发病率还不到10%

  5 流行性 感冒

  占比不大也不要掉以轻心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呼吸道中,在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其他人。秋季温差大,流感肆虐。

  对策:有感冒症状并伴有高热

  流感容易在幼儿园、开学季流行。所以目前预防流感应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一旦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40℃,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普通感冒虽然也有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但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病程为3-5天。相比流感,病情较轻。

  另外,谭利平提醒,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在饮食上,注意清淡饮食,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瓜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