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心脑血管

肝血管瘤逐步低龄化

发布时间: 2014-08-27 14:25:45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肝血管内皮细胞瘤”本是肝脏血管瘤中的良性肿瘤,婴儿期最常见的肿瘤。但恶性的肝血管瘤较为罕见。因此对于家长应给予对与婴儿型肝血管瘤的重视。 近年来,肿瘤两字频频出现在我们各大报纸媒体中,肿瘤的发病类型成多元化,年龄也更低龄化。近日,就有媒体报道一名一岁大的婴孩被诊断为恶性“肝血管内皮细胞瘤”,严重危及孩子的生命。

  肝血管瘤发病隐秘,女性多于男性

  杨主任表示:肝血管瘤发病年龄多样化,除婴儿是它的“专宠”,30—50岁的女性也是它的“最爱”。据有关文献报道,男女肝血管瘤发病比例约为1:3—6.女性是男性的2.56倍。有学者认为,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跟肝血管瘤发生有相关联系,而女性雌激素明显大于男性。

  据悉,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不适症状,初始较难查出隐匿血管瘤。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综合文献报道提示肝血管瘤B超确诊率为57.0%-90.5%,超声造影为94%,CT为73.0%-92.2%,MRI为84.0-92.7%,肝动脉造影为62.5%。

  肝血管瘤大于5CM的常见症状

  由于肝血管瘤在初期时症状不明显,直到增大于5CM以上时,患者可能回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如:

  (1)腹部包块: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听诊有时可听到传导的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

  (3)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肝血管瘤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

  当前对于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型,并没形成统一标准,需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指定。手术包含:肝段切除术、肝血管瘤剥离术、腹腔镜肝切除术、肝移植、肝动脉结扎等。非手术包含:肝动脉栓塞术、射频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治疗等。

  杨主任表示,肝血管瘤直径>4-5cm就应手术治疗,一般地说笠约3/4的病例可以完全切除,但对于范围较大,位置较深特别是面颈部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往往较困难,主要的危险是大量出血,面颈神经血管丰富,较深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常侵犯肌肉,彻底切除累及下常组织多,影响下常组织器官功能。非手术治疗有的优点是出血较少,短期效果佳,但并发症较多,且易复发。

  肝血管瘤治疗应注重解决出血量和避免并发症

  血管瘤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解除症状及预防性控制巨大的、多发性的血管瘤引起的并发症及破裂出血可能,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可能不同治疗方案带来的相应的并发症,对有争议尤其无临床症状体征患者,切勿过度治疗,带来不必要的并发症。

  生物等离子微创超导技术是一种出血少,并发症小的最新血管瘤治疗方式。它是一种采用微创导入方法在血管瘤瘤体内诱导产生组织间等离子电流,瞬间产生生物分子等离子变性效应,使畸形血管闭塞,阻断血管瘤血流通道,达到消除血管瘤不复发的最新治疗模式。这种治疗方法在治愈后不会留下组织缺陷或出现功能障碍,适应各年龄阶段人群。这种治疗方式被《当代医学期刊》多次报道,被誉为治疗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