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健康帮能量

公益路上“流动的爱”

发布时间: 2014-08-25 09:57:29   |  来源: 中国日报网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8月19日上午,在流动人口集聚的莲花北苑社区的一个小活动室里,一场流动儿童公益夏令营的闭营仪式正在进行,观众席上,穿着环卫服的女工、脚上沾满泥土的民工、肤色黝黑的菜场摊贩,无一例外都一脸骄傲地看着台上的孩子;台上,没有服装、没有化妆、没有道具,孩子们用自编自演的话剧《一个儿童的安全告白》作为献给家长和南京协作者的礼物。而台下的一角,连续举办了七届流动儿童夏令营的南京协作者负责人李真,一脸的欣慰,从一名记者转身走上NGO(非政府组织)之路,她已经艰难前行了11年。

  非典之后的人生逆转

  2003年,是在大多数中国人心里打上沉重烙印的一年,这一年,非典走入人们的视野,带走了数百人的生命。对李真来说,这也是她人生中最深刻的一年。那时,在北京的一家媒体做记者的她,接触到了很多在京打工者的求助电话,面对这个因缺乏信息而束手无策的群体,她和几个媒体同事一起向他们宣传非典防御知识、筹备发放口罩、消毒水等非典物资,而在服务宣传之余,他们心里的方向也越来越清晰:虽然多年来一直在当志愿者,但做得还不够,与其纸上谈兵,不如放手一搏为这些弱势群体做点什么。因为这一念头,李真的人生开始逆转,她辞掉了工作,和之前同样是记者的老公一道,创办了国内最早的民间NGO组织,这便是“协作者”。

  很多人好奇,协作者到底做什么?在李真看来,只要能帮助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都会去努力尝试。协作者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对上不起学的孩子提供“流动书桌助学计划”,组织父母无暇照顾的“小候鸟们”进行公益夏令营,举办全国性的研讨会,呼吁对农民工群体和职业病防治的关注。

  话剧讲述民工的期待

  2007年9月18日,在南京先锋书店,一个名为“脆弱·潜能 农民工——流动在边缘”的图片展在举办,这是李真和丈夫李涛十年间拍下的数万张图片中的一小部分,记录了民工在城市中的流动和变迁。在他们的镜头里,有坐在废品改造推车里的孩子,有帮妈妈洗衣服还要照顾弟弟的10岁女孩,还有因工伤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民工。就在那两个月之前,李真将“协作者”带到了南京,成立了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扎根社区为流动人群服务。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李真和丈夫开始异地相隔,直至如今。

  “协作者”真正走进南京人的视野,源于那年9月23日金陵晚报的封面报道——打工者自导自演《一个民工的美丽期待》,很多人看了才知道,原来平时拿惯了炒勺与锄头的、灰头土脸的建筑工、保洁员、厨师也可以登上舞台表演,城市里活跃的外来民工们因此记住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南京协作者。

  “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心里的担子就越重。”这么多年来,李真看到了一个孩子自从跟父母来到城市,10年转了5所学校;看到一个仅有四年级文化的母亲深夜里为了解决儿子的数学题研究到半夜两点多,“对很多外来打工人群来说,城市是一道巨大的屏障,我要帮他们一点一点消除掉。”李真活跃在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工地和学校,帮助他们找工作、解决困难,通过“流动服务车”为他们送图书、做体检,成立新市民之家,免费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过节带打工人群游玩,还发起“亲子读书一小时”倡议,呼吁因打工而忙碌的家长每周拿出一小时,陪孩子一起读书……

  每月往返两地

  照顾孩子

  然而,很多人看不到李真的辛苦,因为做公益很多人不理解,他们的办公地点辗转了三次,同事还被人打过;因为工作和家庭在两地,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坐火车往返于北京和南京之间,她的孩子今年还不到四岁,“开始见我回南京,孩子死活不同意,后来知道哭闹无济于事,只能眼巴巴地看我走,我说我再过四天就回来,孩子就每天晚上盯着天花板数日子。”李真说的时候很平淡,其实她心中的不舍很少有人能体会。

  “其实,我们无非就是想踏踏实实做点好事,”李真总结着自己多年来的付出,“每当我去工地做调查,看到那些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人,我实在无法面对,他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如今却背井离乡做苦力,但我始终被他们那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引导着向前走,我真的希望在他们努力的同时,为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