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医患关系

漫画是医患间的柔性连接

发布时间: 2014-08-12 09:50:03   |  来源: 新民晚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何义舟一米八的大高个,浓眉大眼,在昭通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再忙也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因为没架子又显年轻,很多病人把他当成是实习生,呼来唤去他也从不拒绝,与他漫画中的二师兄形象颇为吻合。其实,他是一位在肝移植领域非常出色的年轻医生,已经是一个6岁男孩的父亲。

  被中山医院派到地震灾区后创作疗伤漫画,是他一直以来探索用漫画沟通医患关系的延续。

  记者:上海医疗队在昭通每天工作到半夜,这些给地震伤童的漫画你是在什么时候画的?

  何:我随身都会带一支笔和几张A4纸,今天(8月7日)又买了500张纸。几分钟的间隙就能画,快的十几秒钟就画好。因为是在纸上随手画,所以质量肯定没法和平时用电脑相比,不过也受到好评。

  记者:很多人都好奇,你是专业学过美术吗?

  何:完全是业余爱好,我小时候的美术成绩很差,但很喜欢漫画,课余时间翻几页漫画,一开始喜欢蔡志忠的画,后来喜欢丰子恺的画,都是那些诙谐犀利的漫画。

  记者:最开始画漫画是什么时候?

  何:2001年我考取广东医学院肝胆外科专业,师从刘维藩教授攻读硕士学位。感动于刘老师的豪爽和对学生的爱护,我想为他做点什么。不知从哪儿来了灵感,拿起笔画起小漫画。画完后送给刘老师,他每次看到漫画都会心一笑。我读了三年硕士也画了三年漫画,一点点进步。

  记者:很多读者和网友都评价你的漫画有丰子恺的风格。

  何:我不可能和这样的大师相比,不过确实很欣赏他的风格。业余时间我经常去陕西南路的丰子恺旧居,先生的漫画多为人们日常生活情景,又具有人情世故与动人情趣。我把丰子恺先生所有的漫画作品几乎都临摹了好几遍。

  记者:你的漫画在《健康报》《中山医院报》连载,听说同行都很喜欢。

  何:确实有很多人喜欢“二师兄”的系列漫画,连医院理发室的师傅都会招呼我“二师兄来了”。我想主要是因为“二师兄”和“琦一刀”这两个医生的形象,引起很多同行的共鸣。比如“琦一刀”是个刚毕业、血气方刚的外科医生,就像很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医生,他梦想成为“一把刀”,但紧张的医患关系、高压的竞争态势,使这条梦想之路多有险峻。虽然屡遭险恶,但“琦一刀”始终秉持梦想,从不轻言放弃。

  记者:漫画中“二师兄”是你吗?

  何:不一定,我笔下的“二师兄”为人憨厚,是临床好手但又不像“猴哥”特别机灵,能写许多SCI论文。不过“师傅”和“猴哥”不在家时,“二师兄”还能带上“沙师弟”,将临床任务搞定。

  记者:听说现在中山医院的宣传栏里经常能看到你的画。

  何:樊嘉教授和周俭教授都对我用漫画普及医学常识很支持,那些进行肝移植后能下床活动的病人,来到宣传栏前,看看这些生动的漫画,既长知识又添乐趣。

  记者:今年你的《漫画肝癌》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请介绍一下经过?

  何:我一直在做用漫画来普及医学知识的努力,我为樊嘉教授等主编的《实用肝移植300问》一书绘制了包括适应症、移植技术、肝移植受者自我护理和术后康复等一系列漫画。有些患者本来连肝在哪里都不知道,看了漫画后一目了然。今年,我想能否以《漫画肝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结果成功了。

  记者:《漫画肝癌》项目申请获批之后,会如何实施?

  何:《漫画肝癌》是以漫画形式向大众解释肝癌的病因、预防、诊断、治疗等知识,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老百姓,把深奥的医学知识简明地科普,让大家意识到“预防为主,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我国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记者:你一直想用漫画沟通医患关系,何时开始有这样的想法?

  何:其实国外早就有权威的医学专家做过这类题目的SCI论文,用漫画与患者沟通。漫画是一种医学专业领域与普通公众之间很好的沟通工具。我认为医生要有点儿人文气息,这样才能更好体味与生命打交道的职业,画漫画或许就是一种医患之间很好的人文沟通。

  记者:读者和网友通过什么途径能看到你的漫画?

  何:加我的微信公众号——小大夫漫画或者微信号zhongshanbajie,其中“请尊重护士”“万能的护士”在微信阅读量三天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