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时令健康

夏季保护好你的胃

发布时间: 2014-08-04 09:28:11   |  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夏季历来都是肠胃疾病的高发时期。不少人因夏季饮食不当,或习惯于猛吃冰凉食物而导致肠胃道疾病高发。杭州江南胃胆病研究所所长王来法医师提醒大家: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炎炎夏日,要特别注意保护好你的胃,切莫贪食冰冷食物,否则,胃肠病很容易找上你。胃肠本来就不好的,更要注意饮食安全,防止旧病“秋后算帐”。

  身体好坏,谁说了算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他把脾胃称为身体健康的基础和轴心。脾是先天之本,主升;胃是后天之本,主降。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脾胃失司,诸病遂现。长期脾胃功能障碍,容易引起贫血、肝病、肾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造血功能下降。《慎斋遗书》有言:“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脾胃不好,很多病都会随之而来。所以,很多中医医生在治病时,都会从脾胃下手,调好了脾胃,甚至连身体五脏六腑的问题有时都能不治而愈。

  比如骨折的血肿,胃气好的人,消失得快;胃气差的人,消失得慢。再比如说肿瘤病人,通常因为胃口不开、胃气虚弱,导致厌食和营养不良,抵抗能力下降。很多病人,就是因为胃病胃口不好或消化吸收不好,而久治不愈或疾病恶化。

  王来法医师说:“中医讲养胃通肝,生气伤胃。养胃可以通肝气,调节人的情绪。胃一有病,整个身体都会觉得虚弱,心情也好不起来,正是‘胃不和则寝不安’。反过来,中医五行学说里,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是克土的,常常生气,心情烦躁就会导致肝受损,从而也影响了胃的健康。有肝病的人,要注意养胃,因为固好胃气后,肝病就不容易发展。肿瘤病人常厌食,吃不下饭,导致营养不良,这个时候,必须护好脾胃,提升胃气,以便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康复能量。

  脾胃,身体的轴心

  李东垣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黄帝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

  王医师说:“脾胃是健康的根”,脾胃除了对身体五脏的作用和影响之外,还会影响到睡眠和人的精神状态等方面。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另外,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如果脾胃健运,就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更重要的是,脾胃好还能长寿。国外有一项针对老年病人的研究发现,脾胃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风险更低。

  伏天护脾胃,苦夏不苦

  王来法医师提醒:“脾喜欢燥,不喜欢湿;胃喜欢规律,讨厌刺激,但压力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喝酒、暴饮暴食、爱吃冰冷、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动、焦虑紧张……种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负。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

  作为生命健康的基础,脾胃一直都在辛苦地为我们工作,因此,一年四季我们都需要呵护它们,尤其是夏季。这是因为,在中医理论里,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是养脾胃的好时机。另外,夏天气温高,气候湿热,人们容易出汗,损耗了大量体液和营养物质,适合养脾除湿。但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另外,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还有一些简单有效的保健方法,如揉鼻头,每次揉鼻头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按摩足三里: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王医师最后提醒说,有些人得了胃病,也不重视,总以为十人九胃病,不用治。其实这是错误的。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就是说,得了胃病,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一定要重视治疗和调养,不管不顾,时间长了,极有可能恶变。中草药具有健脾补胃、疏肝利气、清热解毒、消积祛瘀、增补气血、抗恶变防恶变等功效,可以起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标本兼顾的作用,对治疗胃病,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会有比较好的作用。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中医师在治疗胃病时,会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症状,单独开一只适合他的药方,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更合理,也更全面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