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义务行医60余载
发布时间: 2014-07-15 17:09:38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72年前,时年22岁的虞元顺以通信兵的身份参加了抗战,长沙会战、衢州会战留下了他浴血奋战的身影。
数年后,他弃武从医,回到老家上饶玉山做起了“郎中”,悬壶济世,并在当地小有名气。
积攒下的那点钱,虞元顺几乎都用来做公益。据村干部统计,60多年来,老人为村里修桥补路累计捐款达40万元。而他至今仍住在破旧的瓦房里,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
近日,记者来到玉山县,走近这位乐善好施的老人。
2014年清明节期间,余金莲一行人从湖南衡阳跋山涉水来到了玉山县六都乡华山村。
车子在一条煤渣路岔道口停了下来,为抄近路,几人步行约一公里,来到了村尾一个小山坳下的瓦房门口。见到虞元顺老人,余金莲不停地点头致谢。
虞元顺老人正是余金莲的命救恩人。
2012年春节,余金莲被诊断出胸腔积水,“当时我的肺部全被淹没,连肺叶都看不到,做了两次抽液后,一直高烧不退。”转入湖南省肿瘤医院经过两次化疗过后,余金莲一度瘦到了78斤,因为吃不消,便离开了医院。
2012年年底,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余金莲找到了虞元顺。虞元顺当兵时曾学过医术,如今在附近村庄小有名气。
两个月后,余金莲的烧奇迹般退了,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半年中,老人只收了4000元中药钱,和入院第一天花的钱差不多。”余金莲的丈夫算过,妻子这场病在医院花了近5万元。
虞元顺对钱看得很淡,“我看病不为赚钱,他们远道而来,肯定是患了大病,花去了许多钱。我开的药方,都是些中药材,我只收成本价。”
随着余金莲等患者的口口相传,上门来寻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
而虞元顺的医术在当地早就小有名气,村里人有个小病小灾的,都会找老人瞅瞅。
虞元顺的收费很低,往往只收点成本钱,若遇到小病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干脆就不收钱。
虞元顺因此被人们称为“神医”,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称号——“老兵”。
抗日战争中的“风语战士”
1936年,抗日战争的前一年,年仅16岁的虞元顺将整个家庭的重担背负在了身上,父亲的过世让作为四兄弟中大哥的他无从选择。
远房亲戚徐先生教他学会无线电技术后,介绍他去参加抗日部队,当上了一名通信兵。
“我刚到部队,就赶上了著名的长沙会战,接下来又是衢州会战等重大战役。”说起这段经历时,虞元顺的眼里始终浮现着一层笑意,一双粗糙的手也随之挥舞起来。
令老人自豪的是,没过多久他就晋升为军直属通信营的一个排长,属下有20多个人、五台发报机。
像电影《听风者》所描述的世界一样,当时的通信兵部队,被后人称为“风语战士”。
很快,虞元顺遇上了他的另一个师傅,并从他身上学到了一身精湛的医术。
1945年,抗战胜利后,虞元顺被调至上饶《民风报馆》做抄报员。“当时的抄报员可是技术活,要听得懂电码。”老兵成为了报馆技术骨干,拿着双倍工资。
虞元顺看着同事拖家带口,就把多余的工资(那时候是粮食)分给大伙儿。
1945年底,虞元顺辞工回到了玉山老家,过起了悬壶济世的日子。
捐款40万元的穷人
历经炮火的家乡,满目疮痍。
“当时乡亲们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不仅面黄肌瘦,还体弱多病。”虞元顺回忆这段过往时,表情严肃,“后来我就去山上采药,用石头捣碎成粉末分给乡亲们服下,十里八乡的人知道我有这本事,也来找我治病。”
即便是已经90多岁了,老人行医向善之心仍没有改变。
隔壁前洲村的占斯理说:“老人特别好,几年前,我因为腿疾不方便就医,托人找到老人,没有想到90多岁的虞元顺第二天就来我家了。”惟一令他耿耿于怀的就是,“老人有个小病不收钱的原则。”
虞元顺的原则,家里人都看在眼里,“1993年,有一个山东人王先生,服药之后病好了,特意开车千里迢迢来找虞元顺,就为了送4000元钱感谢费。老人坚决不肯收,但对方硬是丢下钱就走了。”
后来,老人把钱全部交到了华山村村支书占周军手上,提出用于修路。
对于老人捐款的善举,占周军有些习以为常,“老人动辄就捐个5000、1万元用来修桥补路什么的”。
但每次到老人家时,他都难以释怀,一间客厅、一间厨房外加两间土墙搭起的房间,便承载了老人几十年的生活,房子还在村子的最后一排,靠着山,阴暗潮湿。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我都不敢相信他过得这么苦。”占周军说,以至于后来乡镇领导都给老人做工作——“政府帮你修房子,不要钱!”老人却说:“还是把钱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占周军统计过,60多年来,老人为村里修桥补路累计捐款达40万元。而对于这笔数字的来龙去脉,虞元顺努力想了很久,还是摇着头对记者说,“记不清了。”
“爷爷存不住钱,他和奶奶常年吃素,省下来的钱,除了购买药材,剩下的都捐出去了。”而立之年的孙子虞礼凡前不久从杭州回到了老家,他时常看着后山发呆,怀念起儿时和爷爷上山采药的日子,“那时虽然日子过得苦,爷爷却有讲不完的故事。”
“一毛不拔”的爷爷
2000年后,华山村村里的路通了。“当初我念中学,每天都要4点钟爬起来赶十多里山路,现在小孩可以直接坐三轮车上学了。”住在老人家附近的郑礼骏明显感受到了通路的好处。
村民虞尚龙告诉记者,村里没通路之前,山路泥泞难行,骑自行车都会溅一身泥,“现在好了,外面的车子都愿意来我们村载客了”。
采访中,村里人对修好的马路赞不绝口,但对于虞元顺的付出却知之甚少。
记者注意到,现在的华山村虽然地形复杂,但水泥路基本上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村民多建起了3层小洋房。但鲜有人注意到,虞元顺老人还一直住在仅一层的瓦房里,而且处在山坳深处,并没有通路。每次回家时,虞元顺都要从门前的小山坳沿着阶梯爬下。
有人劝老人,钱不如留给儿孙,至少能减轻子女的负担。但老人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留钱给他们就是害他们”。
事实上,老人每年能积攒的钱并不多,他没有主业,除去年轻时替人写文书、抄表的收入,现在仅靠妻子每月2000元的教师退休工资度日。对于其中的苦,虞元顺只字未提。
“他们自己吃惯了苦,却又看不得别人吃苦。”虞礼凡说,虽然小时候抱怨过爷爷不给一分零花钱,但现在看来,爷爷更像是家中的根,“根在,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如今,老人的家庭已经有了50多口人,3个儿子都在杭州做小生意,安居乐业;3个女儿嫁在本地,如今也当上了奶奶。
在老人这间不到70平方米的瓦房里,除了有布满灰尘的感谢锦旗外,土墙上的全家福也格外显眼,上面密密麻麻地挤着五十来号人,四世同堂,家人安康,是老人最开怀的事情。
坚持走行善之路的老人
“2013年5月,得知雅安地震后,爷爷又把自己和奶奶准备的百年后用来买棺材的钱都捐了出去,总计2.02万元。”为此,虞礼凡和爷爷争执了起来,最终还是妥协了。
2011年11月,上饶体彩分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华山村为虞元顺颁发爱心奖。一开始老人不肯接受奖金,后来经过村支书的劝说,才勉强同意。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老人接过奖励后,又从怀里拿出一沓钱来,连同刚刚收到的1万元奖金,一并交给了村支书:“这是我自己的4000元,再把大南镇至华山村的路修一修吧。”
不过,令虞礼凡难以忍受的是,也有人说爷爷的风凉话。“你爷爷真傻,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出这些风头。”这种说法在玉山县开展“凡人善举,感动你我 ”2013年度人物评选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对于这些,虞元顺并没有在意:“行善积德是本分。”
“凡人善举”评选揭晓后,虞元顺成功当选了,但他没去领奖。
采访时,虞元顺的妻子时常凝望着丈夫。她说,现在年纪大了,老人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给更多的人看病了,但行善的路,他依然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