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名医

贾钰铭:有这样一本书

发布时间: 2014-06-13 16:27:33   |  来源: 新华网   |   健康中国远程编辑   |  责任编辑: 郭洪涛

  简介:

  贾钰铭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宜宾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川北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对患者治疗提倡人文关怀,擅长肿瘤放、化疗。

  推荐资料:

  “了解医学的进展是医生的生存需要,了解癌痛是医生的良心需要”,这是贾钰铭医生讲课结束时的经典总结语言,贾钰铭教授讲课风趣,很受欢迎,他喜欢输出自己对肿瘤的治疗理念,有很好的启发性,无论什么样的讲课,贾钰铭教授在结束,总结的时候,都习惯说出这句话,他认为,医生既是科学的传播者,又应该是科普知识的宣传者,癌痛在中国,特别需要更多的普及。

  贾钰铭教授进行了基层医生对癌痛知识认知状态的大量调查,发现基层医生的癌痛知识的认识相当薄弱,而基层医生是最接近晚期癌症病人的医生,绝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都有难以忍受的疼痛,他大声呼吁,提出,癌痛的控制应该重视基层医生,规范化与普及性并存,普及癌痛知识与目前卫生部推行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并不冲突,他提出,应该在社区医疗单位的慢病工作中增加癌痛的控制工作,为此,他作为宜宾市翠屏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在翠屏区普及癌痛控制的建议,自己身体力行,多次对翠屏区的各个卫生院院长、村级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癌痛控制的认识,并亲自到社区服务中心,调查、讨论、推行癌痛控制工作。

  贾钰铭教授在四川省肿瘤界有较高知名度,是中国西部放疗协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化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放疗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肺癌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委员,《肿瘤预防及治疗专委会编委》。也是四川省肿瘤圈的活跃人物,四川省的肿瘤治疗的13次规范化巡回讲课,贾钰铭教授参加了11次,受到专委会主任委员候梅教授的好评,他也热心科普宣传,以“肿瘤医生”为名,在新浪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点击率达到10几万,在四川省肿瘤医生中有很高的知名度,病人们对贾钰铭教授的“确诊后冷静应对”文章很喜欢 ,点击率达到了900多,他的介绍自己为什么从事肿瘤治疗的文章“有这样一本书”被中国医学论坛报的副刊2011-09-19收录发表。

  贾钰铭教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先后取得多次宜宾市科技成果奖,其中与四川大学药学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合作的科研《醒脑静促进化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研究》取得2011年宜宾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想法是血脑屏障阻碍了化疗药物进入脑部,让脑部成为转移、复发的根源,他希望了解含有冰片的中成药醒脑静,可以有促进化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脑转移的发生。

  贾钰铭在如何提高化疗药物疗效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上动脑筋,他对有丝分裂的微管解聚和聚合的药物使用顺序上有深入研究,发现在肿瘤治疗中先使用微管解聚的药物诺维本后,再使用微管聚合紫杉醇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比同时使用,或者先聚合后解聚效果都好,这一研究发表于《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年2期,《微管促解聚与促聚合药物序贯使用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同时被中德肿瘤杂志英文版选中发表。

  贾钰铭教授在原发性肝癌的热疗中也投入了大量心血,受日本经皮经肝注射高热盐水治疗小肝癌的启发,率先在大肝癌上使用高热盐水治疗,与外科手术切除配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先后发表相关文章4篇,取得了宜宾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是一种经济、简单的治疗方式。

  贾钰铭教授有较强的教育领导能力,他的科室学术氛围浓厚,钻研精神强,科室科研、文章均居医院前列,他自身的讲课特别认真,每次“本科教学”均获高分,参加泸州医学院教学取得基地医院中唯一的二等奖,深受泸州医学院上下好评,对实习同学采取“启发式”“专研式”教学,受到学生拥戴。

  在贾钰铭主任带领下,宜宾市二医院肿瘤科有了大踏步式发展,学术地位俱增,成为四川省卫生厅重点专科。

  感悟:有这样一本书

  算起来已快二十年,当时我正在重庆医学院读书,学校图书馆右下方有一间小书店,是一位在杨家坪书店工作的退休工人办的。他的态度很好,听老师们说,这位退休工人是个热心人,他在未退休时就是重庆医学院的常客,经常背上一些医学书籍到教研室来推销,同时询问大家还想要些什么书,他可以从杨家坪书店或者其他书店调济。在现在看来,这样做很是稀疏平常,为了钱嘛,可要知道当时是计划经济,他这样为公家做事,并不会有一分钱奖金,大家都很尊敬他。我们都喜欢在这个小店里翻书——翻书的意思是光翻不买,这位老人从不阻止我们,书店真是一个小天堂,在这里,我发现了一本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书。

  书名叫做《癌症与我》,这种以第一人称出现的题目特别能切入读者的内心世界。我一目十行地翻看着,原来主角是一位患了癌症的医师,这本书记录了他患癌症后痛苦的感受,以及深切的期盼。作者叫翁广安,毕业于台湾大学,移民到美国做了麻醉师,生活很稳定,达到了中产阶级水平,爱人小林也进入牙科学习,牙医在美国也是高收入阶层。万事无忧的一家人幸福地利用假期到欧洲旅游,在欧洲期间,翁医师出现了血便……

  幸福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打破,翁医师内心深处拒绝接受这个现实,他恐惧、无助、无可奈何,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治疗。在切除肠道原发病灶后,他又因为肝转移再手术,又经过了多次强烈化疗,病情起伏不定,最终病情恶化,翁医师痛定思痛,把自己的患病经历写成了这本书,书中,他饱含热泪地坦陈了自己的心理历程,书的最后一章是“面对死亡”,他只完成了一半就撒手人寰,由他的妻子补充完成。

  一晃快二十年了,从当时身着喇叭裤的在校学生到今天两鬓斑白的副主任医师,《癌症与我》这本书始终让我刻骨铭心,一名医师,在自己患肠癌以后,站在医师、患者的双重角度看待问题,这样的换位思维让我感触颇深。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翁广安医师坦露的心理历程真是入木三分,在自己春风得意、事业有成的时侯,癌魔悄悄地来了,自己由医师变成了患者,而且是无助的患者,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身边的专家教授资源,昂贵精良的医疗设备……这一切一切,在癌魔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他拒绝相信这一切,他愤怒!他不平!为什么癌魔选中了他这样一个工作努力、事业有成、热爱家庭的人?而美国那些悲观厌世、游戏人生的嬉皮士、同性恋、吸毒者们却逍遥自在地活着,他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读着这本处于绝望境地的医学同行的心理历程记载,那一行行字句仿佛是对癌魔的血泪控诉,逐渐地,作者和读者来了个对调,仿佛我成了癌症病人,我成了翁广安……

  在亲人、同事的帮助下,翁广安最终接受了现实,他逐渐配合医师开始积极治疗,并在治疗之余收集资料,期望能对自己、对整个抗癌事业有所帮助。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分析了癌症的起因、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的方法,他记载了自己患病后的心理历程和治疗感受,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医患关系、患者与家属的关系、家属与医师的关系,如何相互协调配合,如何护理,如何进行想象治疗,如何看待疾病等等都记录了下来。当他得知自己的生命己不足两个月时,更是放下了自身的“小我”,把自己融进了整个抗癌事业的“大我”之中,由于治疗无望,他索性放弃了治疗,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这本《癌症与我》的创作之中,期望这本书能为患者带来期望,为家属带来信心,更希望为医师带来动力,希望这本书能为人类的抗癌事业作出贡献。

  饱含泪花的我以很快的速度翻完了这本书,然后亳不犹豫地挤出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买下了它,在我看了好几遍后,开始不断向友人推荐,自己也深深感受到医学教育中对恶性肿瘤的苍白无力,经常不自量力地翻看一些医学前沿书籍,单纯地期望通过自己在图书馆中的努力,就能找到一些癌魔的破绽,为翁广安在天之灵奉献上一点安慰。

  1989年,我所在医院成立了肿瘤科,当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到肿瘤科就职。刚开始从事基层肿瘤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现在差,临终关怀占了很大比例,看过了太多悲欢离合,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让我的内心十分压抑,我动摇过,一度也产生了改行、放弃做肿瘤科医师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支撑我的是那本《癌症与我》,是九泉之下的医学同行——翁广安。十余年过去了,我有幸当选为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心里首先想到的还是翁广安。

  我没有看过陆幼青先生的《死亡日记》,但我认为,曾经是医师的肿瘤病人,在叙述自己病情时,多了一份细致和准确;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时,多了一分悲凉和无助。写到这里,想起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其实孙中山也是医学同行,也是肝癌患者,面对强大的癌魔,现代医学确有力不从心之处。我希望癌症患者家属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让早期患者得到根治,让晚期患者能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大家不妨都看看这本《癌症与我》,调整心态,增加动力,携手奋战在征服癌症的道路上。

  ■ 我有话说

  活着——这不单单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工作努力、事业有成、热爱家庭的医生”,还是所谓“悲观厌世、游戏人生的嬉皮士、同性恋、吸毒者们”,只要自己不放弃生命,就有平等生存的权利。今天,或许我们对于某些疾病依然无能为力,或许我们时时都面临“被死亡”的危险,信不信奇迹已不重要,在决定勇敢之后,让每个“今天”都变值得,或许你会发现,明天,命运之锁已被悄然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