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无害勿迟疑 用血安全有保证
发布时间: 2014-06-11 10:08:22 | 来源: 河北新闻网 | | 责任编辑: 冯晨
针对部分群众对献血、用血存有的疑虑,有关专家表示
献血无害勿迟疑 用血安全有保证
部分群众对“献血对身体是否有害”、“献血是否会染上传染病”、“献血是否能保证安全”等存有疑虑。同时,还有少数群众对临床用血收费有关政策不了解,产生了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误解,针对这些误解和疑虑,笔者就此采访了省血液中心和省会有关医院的专家。
献血后短时间内体内血液即可恢复到采前水平
“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为7-14天,血小板为7-11天。正常情况下,这些血细胞都在不断新陈代谢。据科学测定:一个人体内正常的血液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8%,假如一个人的体重为50公斤,则体内血液量为4000毫升左右,而且这些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其中有20%至25%的血液贮存在肝、脾、肺及皮肤等器官的血管内。当人体从事剧烈活动或少量失血时,体内储存的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专家解释说,如果一次献血200至4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5%-10%,完全可以依赖自身的代偿和造血能力,及时补充体内的循环血液,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健康成人只要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影响,更不会“伤元气”。
那血液中所有成分多长时间能够完全恢复?对于大家关注的这个问题,省血液中心业务处处长常缨解释说,血液各种成分的恢复,是有先后的,恢复最快的,要算水分和钠盐。献血后,血管周围环绕着的液体(组织液),立即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管,这种补充量,每分钟每公斤体重可达12.5毫升,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献血400ml,半小时左右,血容量即可恢复。另外,肾脏也参与调节,它极力把水和钠盐回收,不让这些物质从尿中流走。经过几方面调节,使血液总量得以恢复。与此同时,肝脏也加速制造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每天每公斤体重为0.2克。需要时可以增加一倍,蛋白质大约在2至3天即可补足。红细胞恢复相对较慢。献血后,血液内水分略有增多,红细胞少量丢失,这时就会刺激骨髓加紧造血。红细胞全部补充完成,大约需要2至3周时间。
采血用的医用耗材全是一次性全新的血袋和针头
针对“献血是否会染上传染病”、“献血是否能保证安全”等问题,省血液中心业务处处长赏缨告诉笔者,这说明大家对无偿献血有关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可以肯定地说,献血不会传染疾病。
“国家采供血机构所用的采血针头和血袋是经过严格灭菌消毒的一次性用品,每位献血者在献血时都使用一套新的血袋和针头。”常缨解释说,也就是说,无偿献血的过程非常安全。
笔者在省会文化广场献血小屋看到,工作人员采血用的医用耗材是密封包装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包装内有血袋、针头等。小屋当天带队队长张英罗告诉笔者,每位献血者都使用一套新的血袋和针头,并且每天献血点及献血车都会定时消毒。张英罗还进一步补充,“在志愿者献血前,我们都要对其进行健康征询,一是为了血液安全,二是要考虑献血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献血,以便保证不影响其健康。”
“与此同时,对献血者献出的血液,须经血站多道检测程序,完全合格后才能提供给临床。”省血液中心业务处处长常缨说,如经过ABO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抗体、梅毒抗体检测,且每项需用不同试剂检测两遍。同时,对采集来的所有血液和标本都用唯一的条码对应。每一袋血从志愿者献血到检测、加工、受血者使用整个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测内容、结果、经手人等多个项目。
据介绍,目前,我国对血液安全检测和临床输血的技术规范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血液安全防控体系。
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享受优惠政策
对于无偿献血有偿用血这一误解,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有关负责人说,首先,无偿献血者是无偿用血的,这是《献血法》赋予献血者的权利。其次,对于没有献过血的人,用血时仅需要缴纳成本费用。根据《献血法》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也就是说采供血机构收取的仅仅是成本费用,血液本身其实是不收费的,血液也是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因为爱心是无价的。
我省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享受优惠政策,即公民献血后本人临床用血时,按献血量3倍免交规定的费用;公民献血达1000毫升的,终身享受免费用血;献血者配偶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用血时,按献血量等量免交规定的费用。按照规定,省内报销(返还)血费的标准,统一执行每单位(即200毫升)普通全血2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