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中医资讯

千年药乡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14-06-10 13:46:12   |  来源: 健康报   |   健康中国远程编辑   |  责任编辑: 冯晨

  甘肃省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地貌,自古以来,陇南便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产区,红芪、当归、大黄、党参等“陇药”久负盛名。新医改5年来,当地中医服务一马当先,利用优势资源率先改革,中医服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极大地促进了陇南“千年药乡”中药材产业的跨越发展。

  县级中医院服务量大增

  5月上旬,中央统战部、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来到宕昌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院等单位共同为宕昌县中医院建立爱心基地,并由北京知名中医专家团队义诊。

  在宕昌县历史上,还没有成规模的北京专家团队来义诊过。宕昌县中医院通过各种形式把消息宣传到乡村,深居大山的村民扶老携幼涌向中医院,特别是一些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早早挂了专家号在医院等候。宕昌县中医院韩常青院长说,北京专家能到秦巴大山义诊非常难得,为了让真正需要的诊断的病人得到医治,他们做了大量筛查工作,初步把一些重病病人挑选出来优先挂号。

  实际上,宕昌县中医院的底子也打得比较扎实,这也是本次活动能够选择该院作为爱心基地的原因。韩常青介绍,他是2002年由县委公选为该院院长的。当时中医院日子非常难熬,几乎到了关门倒闭的地步,医院环境和设备条件都极其简陋落后,病人稀少,医生护士工资都发不上。这几年赶上了灾后重建、金融危机后国家拉动内需建设项目以及新医改,三轮资金投入和改革措施,使中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院的业务数据显示,与医改之前相比,医院年门诊人次由不足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5万人次,年住院人次由9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7000人次,业务收入由原来的30多万元增加到3000多万元,门诊人次翻了15倍、住院人数翻了近10倍,而业务收入则翻了100倍。韩常青认为,这种增长背后,医院管理层兢兢业业谋发展只是一个方面,国家政策给力、新农合覆盖全县、报销比例逐步提高以及农民增收等因素则是根本原因。

  中药材产业“如虎添翼”

  据陇南市卫生局副局长孙旭东介绍,陇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一片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净土,陇南中药材是道地药材,品质高、产量大,随着中医服务蓬勃发展,为当地中药材产业注入了全新动力。目前,当地已形成了以礼县为中心的大黄、文县为中心的纹党参、西和县为中心的半夏、武都区为中心的红芪、宕昌哈达铺为中心的当归集中优势产区。全市中药材适宜总面积约120万亩,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92.13万亩,总产量达12.99万吨,总产值11.14亿元。

  “以前,尽管遍地药材,由于山大沟深,走出去也很困难,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几年,中医药产业发展很快,本地中医院发展了起来,药材需求量逐年增加,外地采购量也增大。农民们大都改种中药材,收入翻了不少。我们当地的一个村医,去年种当归卖了19万元,远远比当村医本身的收入高。”宕昌县卫生局副局长文春光说。“如虎添翼”是他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真实感受。

  采访期间,记者在宕昌县农民的当归种植地里遇到了从四川前来查看苗情、洽谈采购的药材商。一位采购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厂家对药材的要求非常苛刻,原产地采购是保证质量的根本,他们不光在药材成熟时来采购,在农民种植的整个过程,都要亲自来查看。陇药都是他们稳定的药材源头,这些优质道地药材也保证了他们产品的效果和口碑。

  挖掘中医对“强基层”的特殊作用

  参与此次义诊的专家、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况在陇南显得更加突出,基层能力不强,医改就难说有成效。他认为,中医药对强基层有独特作用,还需要继续挖掘,中医药简便验廉,而广大农村中药材非常丰富,就地取材,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成本,也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刘清泉认为,目前中医在乡镇和村一级逐渐萎缩,非常不利于中医药发展。他提出,大型中医院应该主动承担起对基层中医院的帮扶责任,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帮助基层培养适宜人才,提高诊疗水平,最终从根基上促进中医药的良性发展。“在基层,‘救医生’比‘救患者’更迫切,意义也更深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