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健康头条

评论:“医联体”,叫好容易叫座难

发布时间: 2014-06-05 09:27:40   |  来源: 广州日报   |   健康中国远程编辑   |  责任编辑: 冯晨

  囿于基层医院设备条件与药物种类限制,一些常规检查与常用药物都无法满足,患者最后还得回到大医院检查或开药。如此现状之下,如何叫患者“康复回社区”?

  日前,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及其三个配套文件出台。该“意见”及配套文件提出,从今年起7个试点区组建14个医疗联合体,到2015年每个区都要成立“医联体”。

  早在2011年,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就陆续试水“医联体”,让大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抱团”发展,改革宏愿是:“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小病不出社区、康复在社区”;手段创新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等。其中,“首诊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之设计路线,旨在通过厘清功能定位,打破医疗机构各自为政、争抢病人的局面,以期扭转因无序就诊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看病难。应该说,“脉”是号准了,“药”也没下错,只是“病躯”对药物很快有了“抗体”。从实践效果看,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大医院撑死、基层医院饿死的现象没有太大改观,向下转诊并不容易。

  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胡丙杰说:“同样一个病,比如说感冒,在基层可以解决,大医院也可以解决。大医院可能费用是236元,但是在基层就可以通过八九十元解决。”许多患者一方面抱怨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一方面连感冒这种小病小灾都要往大医院跑,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去看名医,这说明基层医院遇冷,与患者非理性的就医观念有莫大关系。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正面激励病人向下分流,但是,患者固有观念并非单纯一个医保杠杆可以撬动,需要更多的解决方案。

  回视基层医院,“缺医少药”仍是通病。招不进人、留不住人,人才缺乏是基层医院最大的短板,没有医生,何来病人?不过,就算有医生,基层医院也存在设备短缺、药物不足等。一些地方实行大医院医生下基层医院坐诊制度,医生来了,患者也来了,可是,囿于基层医院设备条件与药物种类限制,一些常规检查与常用药物都无法满足,患者最后还得回到大医院检查或开药。如此现状之下,如何叫患者“康复回社区”?坐实“基层首诊”,当从“沉”与“升”入手。“沉”,就是在规划未来时,将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向下沉,将“强基层”的医改思路化为现实;“升”,包括基层医院医疗水平与基层医务工作者待遇的提升。

  “医联体”之大难,难在利益分配。每家医院都是独立的法人,大家都要赚钱以维持生计。医院收入从哪里来?从患者身上来。主观上,谁都不愿意将到手的患者送出去。在“医联体”这个利益链条中,受益最多者是处于金字塔顶的大医院,而获益最小的是基层医院,因为医疗主要费用发生在前期的项目检查、手术和药物治疗,后期的“延续性治疗”和“康复性治疗”没有太多利润,接收者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之前,谈医疗资源的共享和统筹利用未免沦为纸上谈兵。化解利益困局,当从“加”与“减”着力。“加”,当然是往医疗市场注入“活水”,财政扶持也罢,商业保险介入也罢,只有“外资”注入,才能有效抑制医院的逐利冲动,降低改革阻力。“减”,减少医院向患者伸手,最终实现为患者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