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就医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八成被误诊

发布时间: 2014-05-31 09:34:42   |  来源: 光明网   |   健康中国远程编辑   |  责任编辑: 冯晨

  5月28日是第六个世界多发性硬化日,今年世界多发性硬化日的主题是“没有障碍的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德晖说:“在我国,由于大多数患者、亲属甚至部分医生对多发性硬化及其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50%至80%的患者被误诊。”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因为免疫系统过于活跃,错把神经系统的髓鞘当成外来物质进行攻击,从而导致脊髓、大脑以及视神经损害,该病易发于15岁-40岁青壮年人群,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2倍。我国没有多发性硬化流行病学的统计,按照日本的患病率来估算,我国大约有5到10万多发性硬化患者,且发病人数还在逐年上升。

  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许贤豪教授指出,多发性硬化症特别容易错诊和误诊为重症肌无力、脑瘤、视网膜疾病等。他提醒道:“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如果发现有四肢麻木、僵硬、抽搐,打嗝、呕吐,伴有三叉神经痛、视力模糊重影和尿失禁等症状,应当高度重视多发性硬化的可能性,应该尽快去正规医院的神经科进行检查。”他还提醒患者,在诊断初期一定要把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区别清楚,曾经一度认为前者是后者一种亚型,但两者在病程、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影像学等方面的特点都略有不同,且对应的治疗方式也有差别。

  如果多发性硬化症初期未能诊断清楚并延误,第二阶段会发展为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咬肌力弱、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无法自助排汗,肢体部分失觉,直至全身瘫痪。之后会逐渐影响到情绪层面,多数病例表现抑郁、易怒,也可见淡漠、嗜睡、强哭强笑、反应迟钝、重复语言、猜疑和迫害妄想等。

  黄德晖介绍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寿命通常只比正常人短5年,但有50%的患者在治疗15年后将依靠轮椅生活,也有50%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感觉生不如死。其实,患者如果能在疾病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多发性硬化是可以治疗的,甚至很多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早期诊断的患者只有30%左右。”

  目前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急性发作期,需要激素冲击治疗使患者脱离呼吸困难、全身瘫痪等严重症状;二是病情缓解期,利用干扰素长期治疗以控制病情。但干扰素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较贵且未纳入医保,一名普通患者每年在这一项上的花费大约在10万元左右,加之其他治疗手段和康复费用,总费用约20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是非常大的经济负担。

  “多发性硬化是环境与遗传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某些病毒含有与人体脑脊髓髓鞘成分相同的分子结构,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破坏了脑脊髓以及视神经的正常成分,于是人就患上了多发性硬化。” 黄德晖提醒,年轻人平常要积极锻炼身体,防止感染。在日常生活方面多发性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由吸烟和维生素D摄取量太低导致,因此烟民一定要戒烟,适当晒太阳,饮食上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