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健康产经

三位一体 彰显“心身”魅力

发布时间: 2014-05-30 09:14:53   |  来源: 中国网-健康中国   |   健康中国远程编辑   |  责任编辑: 冯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颜红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颜红简介:颜红,女,1955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主任医师,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荣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评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首批“名医师带徒”导师,2012年荣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获得天津市第二届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称号,2013年获得首届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称号。

  导语:“一个学科要想有自己的一个发展,一定得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三位一体疗法再加上我们独特的中药,这个就是我们的特色!”

 

  中国网健康中国(记者 冯晨)  中国早期医书《黄帝内经》中说道:“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注重从整体论和生机论角度研究人体的中医,自古以来就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疾病的重要影响。

  “在接触了心身医学以后,我才领悟到,现在的医学模式确实是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在向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

  1983年,颜主任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其后在中医一附院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的时间。说起如何进入心身科,颜主任笑道:“这要得益于石学敏院长的高瞻远瞩,石院长对这个学科非常感兴趣,因为他经常在国外讲学,发现这样的病人在国外特别多,感觉随着这个社会的发展,这个学科将来会非常有前途。他就找到我,想让我把这个学科做起来,我就来了,其实就这么简单。”

  心身医学科学体系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而颜主任接手心身科也就16年的时间,在这16年之前,她曾从事中医内科、内分泌专业以及中西结合急救医学。颜主任坦言,当时对心身科并不了解,那时的医学模式就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所以出现许多查什么都正常,但就是天天难受的病例,“那时候我就很困惑,为什么那些人这么难受就是查不出来原因呢?后来接触了心身医学以后,我才领悟到,现在的医学模式确实是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在向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抑郁、失眠、焦虑等心身疾病是由于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体质、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形不养神,神不摄形,形神不能互养,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理念渗入到平常的诊疗当中会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随后,颜主任聊起两个在外出讲课时经常谈起的例子,一个是她还在内分泌科工作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因为胃经常不舒服前来就医,当时考虑他是个慢性胃炎,可做了很多检查包括胃镜,结果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后这个病人没有治好就走了。另一个是在最近,一位胃胀的患者,在其他医院消化科治疗了将近2年,一直都解决不了胃胀的毛病,于是来找到颜主任,在心身科治疗了2周,症状就消失了,让这位患者直呼神奇!这两个病例对颜主任的触动很大,同时也让她对目前心身科的治疗理念感到无比的自信:“心身医学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过去提的比较少,生物医学模式就是看你的躯体,是“身”,那么现在它加入一个社会心理的模式,就是把“心”加进去了,比如说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就是“形神合一”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吗?现在回过头再来看那个慢性胃炎的年轻人,我感觉运用心身合一的治疗理念肯定能治好他!这是没有问题的!”

  “你全身心投的入工作必然要放弃很多东西,其实我父母身体都非常不好,但是我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看他们……”

  颜主任从医三十余年,作为心身科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学科在天津市精神疾病专业领域里,以中医特色突出为同行专家认可和称道,跻身于天津市领先水平,牵头或参加多项新药临床研究,她本人也获得了无数殊荣,然而在事业上满堂彩的颜主任却也有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必然要放弃很多东西,其实我父母身体都非常不好,我母亲患有冠心病,曾经三次因心肌梗死和消化道出血住院抢救,我父亲是肺癌患者,而且他们现在都是近九十岁高龄,但是我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看他们,我亏欠他们的实在太多了!”

  颜主任每天早晨七点多钟进医院,再离开医院的时候就是晚上七点多钟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身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心身科门诊量一天可达到六七百人次,2013年全年门诊量达到十六万人次,平时除了门诊和病房还要处理科里许多行政上的事务,周末的时候也需要经常参加一些学术交流、讲座、义诊等活动。同时颜主任所带领的心身科目前是临床药物研究基地,很多治疗神志病的中药新药制剂都在他们这里做临床观察,为此还经常出差。“我现在基本上就是周末在外面跑,周一到周五在医院工作,我觉得在事业上的这种成就,可能会填补些许生活中的遗憾,尤其是看到病人康复的时候,心里的那种成就感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最近要做的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个是我们正在筹备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的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一个是我们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一个失眠网的共建项目……”

  自1998年接任心身科主任,经过大量临床工作经验的积累,颜主任提出了自己的学术理论思想。以中医传统“形神合一”理论、整体观念为指导,整合中药敷贴、针灸、离子导入等多种有效治疗途径,创立了“三位一体综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优势,开辟了新的治疗理念。“我来到心身科以后,觉得一个学科要想有自己的一个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治疗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这个领域当中站住脚,具有领军优势。‘三位一体综合疗法’目前在心身科运用了十五、六年了,临床疗效非常好,这也是我们科独有的治疗方法,每天来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有一百多人次,现在我们在将这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向基层单位进行推广,发表了很多文章及科研成果转化。”

  颜主任介绍道,“针灸-中药敷贴-离子导入”三位一体综合疗法可实现多方位、多层次、多靶点调节,可达到改善体质、调摄精神和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针灸治疗中取督脉要穴百会升调阳气,健脑宁神,经外奇穴印堂循督脉,二穴合用调节督脉经气,以达到调节脑神的作用。配以神庭、四神聪、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共奏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之功。以自制中药解郁合剂,用直流电疗机行劳宫穴的穴位离子导入,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具有安神宁心、疏肝解郁的作用。

  颜主任突出中医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综合治疗方案填补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身疾病的空白。在她带领下的心身科,2010年成为天津市卫生局首批重点中医专科,2012年批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可是,颜主任并不满足于此,她开始筹谋如何让学科无论是医疗、教学还是科研三个方面都能够与时俱进,有长足的发展,在全国的范围内扩大科室知名度。“我们正在筹备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同时,我们与国家中管局也正在筹备共建失眠网,前两天我跟随中管局的领导一起去美国哈佛医学院失眠中心进行了考察,中管局和哈佛医学院失眠中心有协作,目的是想把他们失眠中心一些好的治疗设备、理念和方法在国内推广,以我们的实力和影响,有信心在天津的专业领域中做为领军单位。”

  “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所面对的同一个敌人就是疾病……”

  医疗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无须赘言。由于诸多因素,普通民众依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美誉度依然在下滑。“我觉得在临床上,一些疑难病症对于我来说,都不是让我特别纠结的问题,而现在社会的医患关系,却成为临床特别难处理的事。”颜主任认为,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所面对的同一个敌人就是疾病。医疗保卫着民众的健康,医患关系的恶化却摧残着社会的健康。和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一样,医患关系也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个宏大命题的子课题。

  “我经常跟患者讲,你把病放心交给我,不要去管这病怎么治、吃什么药,作为医生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你恢复健康,你就不要想太多,给自己太大压力,因为你想的越多这病越难治,特别是面对来心身科就诊的特殊患者群体。比如说我的一个病人,他失眠睡不着觉已经有半年了,可他来住院第二天就找到我说他怎么前一天晚上又没睡着觉,我就告诉他,你都有半年的时间没睡好觉了,住一天就能治好吗?所以,现在有的患者来到医院之后,恨不得吃上药马上就好。而从医疗的角度讲,疾病痊愈要有过程,所以疗效与患者的期望值有距离,由此容易激发医患矛盾,其实医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比如前几天我出门诊,从下午一点半看到晚上七点半,总共看了100个病人!看到最后几个的时候,已经非常疲劳了,但是看到病人期待的目光,我能够做到的就是咬牙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个患者。”颜主任认为医患关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改善医患关系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的、媒体的、医院的,医患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办法总比问题多,只不过要看我们涉猎问题的深度和直面问题的气度。

  对于重塑医患关系的“药方”,我们可以列出很多: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的回归,医生收入保障,资源更均衡地倾斜于社区医院,医保制度更好地引导医患双方的行为,纠纷解决机制公信力的提升等等。医生医德高尚,人人尊医爱卫,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前年有关部门对于天津市区和郊区的居民做过一个流行病学的调查,各种患有心理和精神疾患的人占到天津人口的8%……”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从全国来讲,中国单纯抑郁症的发病率就达到5%,而在天津,前年有关部门对于天津市区和郊区的居民做过一个流行病学的调查,各种患有心理和精神疾患的人占到8%,这都是一个非常高的发病率。”谈到抑郁症的问题,颜主任感慨颇深,“在过去那种吃大锅饭的社会体制下,竞争不够激烈,人的精神相对没有那么紧张,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发病率反而会高了呢?现在工作的主体基本都是70、80、90后的中、青年人,他们同样也是抑郁症的易发主体。这可能跟他们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系,我们这些50后的人,许多家庭孩子多,生活条件都不好,许多人很早就出去独立了,反而使我们这一代人更加成熟,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而现在的年轻人,从小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家里孩子又少,家长把所有的精力和希望都放在这一个孩子身上,这样就导致了这一代人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

  一个人一生当中,都会有抑郁和焦虑的体验,但是很多可能都是一些抑郁状态或者抑郁情绪,可以通过慢慢调整来改善,但是如果说它严重到一定程度,时间持续两周以上,并且影响到社会功能了,那就可以认定为是抑郁症了,需要医疗干预。“我遇到过这么一个孩子,成绩不是很理想,只有中专学历。可他妈妈对他的期望值特别高,于是给他找了一个在大超市里做会计的工作,但是这孩子能力有限无法胜任,接着又换另一个大企业,还是做的非常吃力,结果这孩子迫于工作上的压力精神一下就崩溃了,产生幻听、幻觉,总怀疑别人背后说她,根本上不了班了,这就是已经影响到社会功能了。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上非常多。

  “疾病的恢复除了临床症状的消失,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功能的恢复……”

  对于如何去预防抑郁症的产生,颜主任告诉我们,抑郁症发病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遗传因素和心理脆弱的易感性,再加上外界的刺激,而抑郁症的恢复除了临床症状的消失,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功能的恢复。当今社会,家长很少有给孩子挫折教育的,于是孩子心理很脆弱,总是长不大。从社会因素这方面来说,各种压力与不良风气都是无法避免的,人和人之间过去那种特别诚恳、坦诚的交流也越来越少,作为我们个体来讲,虽然改变不了社会,但是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情商需要靠自己慢慢去培养、去锻炼,如果你的社会适应能力强了,那么抑郁症的患病率可能就会下降了。“现在有很多抑郁症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都消失了,可是他只能待在家里,没办法出去工作或者上学,从专业角度来讲就是他社会功能没有恢复。比如说我有个三十多岁的抑郁症病人,经过治疗已经基本恢复了,但是让他去工作、去应聘,他却怵头了,觉得无法和别人沟通,怕别人拒绝。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临床症状消失了,社会功能却没恢复。”

  颜主任在临床工作中努力向患者灌输恢复社会功能这个理念,患者只有走出家门做一个社会人,才能说他彻底的恢复健康了。她经常鼓励她的病人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就要走出去面对社会,因为只有伴随着社会功能的恢复,你才能在临床症状消失之后,用最自信、最良好的状态去融入这个社会,迎接最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