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健康头条

首都儿研所牵头 首个儿童医联体正式启动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5-11   来源: 新京报

  5月9日上午,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与中日友好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联合组成朝阳区儿童医疗联合体。这也是北京首个儿童医联体。

  “儿童就医困难一直是存在的问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边宝生昨日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该医联体成立后,不但将提高大型综合医院儿科医疗水平,还将提高高碑店、十八里店等一批社区医院基层儿科医疗水平和病症识别能力,逐步实现分级就诊。

  据了解,以往的转诊制度多是从社区医院或者是二级医院向三甲医院转诊,或是在三甲医院完成主要治疗后,转诊到基层医院康复。

  朝阳区儿童医联体成立后,将实现多个三甲医院与儿研所的平级转诊,即三甲医院接收到的儿科重症或疑难杂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儿研所这一儿科专科医院来获得更好的治疗。

  ■ 探访

  中午诊室仍被患者“包围”

  儿研所皮肤科是这家医院最“火爆”的科室,每位医生一天至少要看100个病人。

  记者昨天中午在这家医院看到,已经12点了,皮肤科每个诊室门口还被家长们围了好几层,分诊台更是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记者注意到,多数就诊的病儿和家长进诊室后,没多久就会出来。“大家都觉得现在看病排队太久,轮到自己时,都希望医生能看上半个小时,但要真是这样,后面患者等待的时间就更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罗毅说,现在到儿研所皮肤科看病的多数都是一些轻微病症,“真要是严重的病症,你就算要求医生只看五分钟,他也看不完。大量轻微病症患者挤向儿研所,也占了重症患者的医疗时间。”

  从诊室出来,在医院门诊楼外,还有近百人排队等待办理“京医通”卡就诊,每个挂号窗口也排着几十米长的队伍。

  在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上,5月份的每个周末,儿研所皮肤科的号都已经挂满。

  ■ 措施

  退休专家将到社区开设特色门诊

  “缓解看病难,必须依靠分级就诊,小病患者尽量让社区医院或者是二级医院来治疗。”罗毅称,社区医院的硬件设施都是标准化的,常规检查没问题,但是社区医院儿科大夫的诊治水平比专科医院的医生低一些,一些病看不了,导致了家长们不放心。

  如何让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给社区医院诊治?据介绍,儿研所将通过医联体平台培训基层医生、派出专家到基层就诊等多种方式,提升高碑店、十八里店、八里庄、太阳宫、金盏等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医疗水平。

  首都儿科研究所相关科室主任将对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师进行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培训,加强对疑难病的识别与转诊能力。指导、协助合作单位开展儿科适宜新技术、新项目,建立和完善儿科的各项管理制度,帮助培养和造就一批儿科技术骨干团队。

  为缓解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医联体还将充分发挥退休老专家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儿研所的退休专家和各专科高年资医师、技术骨干到社区,进行门诊带教:开设特色儿科门诊,对预约及先期筛查的患儿进行鉴别诊治;对下转的慢病患儿治疗、护理技术及相关仪器操作等给予指导;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治疗项目;对辖区儿童开展规范的听力筛查、智力测评等预防保健工作,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品牌建设。

  ■ 其他合作

  畸形胎儿有望一出生就手术

  据介绍,儿研所还将外派医疗团队,建立以北京妇产医院为基地,首都儿科研究所为技术支撑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医疗中心。

  针对产前筛查和产前确诊的严重先天畸形新生儿,共同制定转诊流程,完善转运绿色通道。未来逐渐发展成为首都儿科研究所派出治疗团队,到北京妇产医院开展产房外科。对怀胎期间发现的,可以通过治疗来改善或康复的畸形胎儿,在刚出生后的最佳手术期就开展手术。

  “有的新生儿,刚出生就是病危,即便用救护车马上从妇产医院送到儿研所也来不及,那么我们就派出医疗团队等在产房,孩子一出生立即投入治疗。”罗毅说。

  儿研所还开始追踪国外的胎儿手术技术,即在怀孕期间就对母亲肚子里的畸形胎儿进行手术。目前,这一技术正在储备阶段。

  ■ 相关新闻

  医院将评为国家级区域级

  新京报讯 北京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路明昨日透露,现行的医院分级审核评价制度将于今年结束。今后将推行国家级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普通医院。“能否评为国家级或区域级医疗中心,首先要看科室是否齐全,另外是看就诊量,特别是外地患者在这所医院的就诊比例。” 路明表示,对于疑难杂症的接诊比例也是考察重点。

  目前,儿童医院和天坛医院已分别申请为国家儿童医疗中心和国家脑卒中医疗中心。据悉,被评为国家级或区域医疗中心的医院,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