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就医

“血管桥”救了呕血少年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4-0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患有门静脉高压、反复呕血8年的10岁男孩球球,日前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成功接受了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目前康复出院。

  8年前切脾缓解病情

  8年前,两岁的球球第一次发生呕血,主要症状就是呕血、脸色苍白和暗红色水样大便。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患有门静脉高压,脾脏已经重度肿大,需要立即手术。那一次手术导致孩子的脾脏被完全切除。

  术后8年间,球球仍然每年有呕血的症状,但都不很严重,给予保守治疗后都能渐渐好转。今年春节前夕,孩子呕血情况突然加重,而且是反复、大量呕出暗红色的血块,当地医生建议转院至安徽省儿童医院。

  静脉上搭“桥”治愈疾病

  孩子刚到医院时,血色素还不到正常孩子的一半。因为长期失血,孩子已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精神和身体发育情况都较差。经过检查,球球被确诊为肝前型门脉高压,通过手术进行门体分流是治疗此症最有效的措施。但是,患儿在早期已经进行了脾切除术,这使得即将开展的手术难度大大增加。

  在经过多次术前讨论和实验室反复的动物血管吻合实验后,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医师戚士芹决定为球球实施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即在球球的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左支之间架上一座“血管桥”,让血液可以通畅地注入肝脏。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一周,孩子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于近日康复出院。

  九成门静脉高压患儿会大出血

  据戚士芹介绍,门静脉高压是指通过肝脏的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脉系压力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症状,但肝功能大多正常。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最主要的症状,有90%的儿童患者会出现大出血。儿童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外门静脉阻塞引起,包括门静脉先天性畸形、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后侧支血管形成所致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等。在新生儿期间,脐静脉炎也可能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因素有脱水、腹部钝性损伤、腹腔感染、门静脉外在压迫、全身血栓形成疾病等。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不仅分流了脾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的血液,缓解了门脉高压,而且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门静脉入肝的血流,可有效保护孩子的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