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就医

如厕困难靠调理饮食多是“无用功”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3-2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工作、生活、睡眠更是屡屡出错,不少人遭受如厕困难的尴尬。肚子明明胀痛不堪,可接连几天却毫无便意,如厕时更是“咬牙切齿”,非要蹲到双腿发麻头晕眼花才能勉强解决。很多人出现排便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调理饮食,实际上,排便困难多的主要原因还是肛管直肠内存在“堵点”,这些“堵点”通常由痔疮、肛裂、肛乳头瘤等肛肠疾病造成,患者光靠饮食调理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治堵”才是关键。

  饮食“尽善尽美”

  如厕依然很困难

  现代人患有肛肠疾病的不在少数,原本很容易的日常排便,却无奈成为“出口”的一大难题。一旦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症状,很多人会条件反射似的想到上火,因此,会尽可能地调理自己的饮食。可饮食方面即便做到了“零差错”,如厕时排便不畅还是没有任何改善。一般而言,正常的排便时长大概3-5分钟,除了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功能减弱,肠道蠕动较慢,排便时长稍微久一点,普通人一旦如厕超过5分钟,就要引起重视。

  引起排便不畅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痔疮等肛肠疾病导致,出现排便不畅,危害不仅仅是排便时难受那么简单。经常排便不畅,使直肠肛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痔疮发作或加重,还会撕裂肛管皮肤,长期不管,还会形成陈旧性肛裂,导致排便更加困难,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对中老年人来说,出现排便困难若用力过大,会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发心肌梗死。

  排便不畅有内因

  痔疮肛疾成“堵点”

  排便不畅是痔疮、肛裂、甚至肠道恶变的共同症状,这些疾病容易在肛管直肠部位形成“堵点”,造成患者排便不畅。拿痔疮为例,痔疮导致排便不畅的主要原因有两点:患者因为害怕排便产生疼痛而强忍便意,粪便长时间停留,水分被重新吸收,变得干硬,造成排便困难,同时直肠内部的神经反射因痔疮变得迟钝,出现便意迟缓,也会造成排便不畅。二是痔疮患者肛门周围极易出现炎症且经常感染,或因肛周瘙痒抓挠形成瘢痕、痔核脱出造成肛门组织增生和狭窄,形成“堵点”导致排便困难。

  除了我们常见的痔疮会引起大便下行困难,直肠脱垂、肛乳头瘤、肠息肉等都会致使排便时间过长,由于病情发展到稍微严重的阶段,会有“肉疙瘩”掉出肛门,一旦堵住肛门口形成“堵点”,如厕就会成为一件难事。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排便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采取用力、久蹲等方式帮助排便,只会加重病情,严重者还会引发心脏破裂、大血管出现夹层动脉瘤或破裂等恶果。

  泻药不可盲目吃

  找准源头再“治堵”

  一些排便困难的患者,经常腹部胀痛甚至肚子隆起,就是没有便意,等到有了便意,大便却难以下行,无奈之下只好通过“外力”来帮助排便,于是泻药被很多人当成 “解药”。要知道这些药物一般作用在肠道神经节,只能暂时促使肠道蠕动来帮助排便,药物中的主要成分会被肠道粘膜吸收,并沉积在黏膜组织中,造成黏膜色泽发生改变,呈黑褐色染色,临床称为大肠黑便病,易诱发肠息肉的发生。另外,药物在经过肝胆脏器会对肝脏部位产生一系列副作用。

  因此,想要彻底解决排便困难的问题,找准肠道“堵点”是第一步。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超导光电子肛肠镜的检查方式,能通过微软探管准确找出病因,医患在检查过程中能同时看清病灶部位,只有将“堵点”找到,才能进行“治堵”工作。除排便困难外,便血、脱出、疼痛都是痔疮等肛肠疾病的典型症状,久拖不治不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变。排便困难好似一颗“定时炸弹”,建议患者早日检查治疗,不能因一时疏忽造成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