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散雾霾得找准症结开对药方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3-02 来源: 北京日报
在冷空气“助力”下,蓝天白云终于回归。回望过去一周,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中东部数十个城市遭遇严重雾霾,长时间被笼罩于茫茫灰色之中。不久前,南方也有多个城市中了“霾”伏。空气重污染天气频频造访,引人忧思。
空气质量如何,关乎城市形象和发展,关乎百姓身心健康。近年来,雾霾从小打小闹到频频“爆表”,从局部显现到连接成片,逐渐成为盘踞人们心头之“痛”,成为许多城市治理的痼疾顽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是空前的。严峻形势表明,将“天朗气清”寄希望于刮风下雨不是长久之计,光喊口号、说段子、发牢骚也不会有多大意义。要冲出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我们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有起而立行的决心,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实实在在祭出重拳,打好这场攻坚战。
重拳打向哪儿?这是一个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然而对于污染主因,当前社会上、学术界却未有权威定论,各种猜测和质疑很多。烧煤与烧天然气对污染到底有多大影响,机动车尾气是PM2.5的贡献大户还是可忽略的4%等等,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底数不清、机理不明,俨然已成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瓶颈。科学认识不透彻,驱散雾霾工作就少了着力点。看起来似乎雾霾成因比比皆是,细究起来却好像哪个都说不透彻。如此治理,难免沦为眉毛胡子一把抓,浑浑噩噩难见成效。
找准症结,方能开对药方。从目前各家的说法来看,雾霾成因确实复杂,PM2.5来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但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拿出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予以辨别,找到可靠治理依据。只有在认识上更清晰、更准确了,才可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建立起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只有抓准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准突破口,做到事倍功半。现在看来,当前环保部门着手在做的污染源解析,正是破解雾霾困局的关键一步。
雾霾汹汹,没人能独善其身,也没人有理由袖手旁观。在寻找雾霾“元凶”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担起各自的责任。水滴石穿、聚沙成塔,也许每个人的“贡献”微小,但如果你不注意、我不在乎,谁都不愿约束自己,环境肯定好不了。反之,如果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就会汇聚起改变的巨大能量。健康呼吸、保卫蓝天,我们还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