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家庭用药

吃胶囊感觉“不消化”?记者实验:贴嗓子眼是错觉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2-20   来源: 北京晚报

  这几天,读者严先生因为感冒在服用消炎胶囊。但在吃药时,严先生却总感觉药物“没消化”,“好像整颗药贴在食管里一样。”记者发现,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在少数,不少人都有吞下胶囊后感到没有在体内溶解的感觉。为此,本报生活实验室栏目进行了一组实验,来观测胶囊在水中溶解的情况。结果证实,无论是在冷水还是温水中,胶囊都能溶解掉。由此可见,胶囊在吃下去后长时间“不消化”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探因

  送服的水量不足?

  据了解,胶囊外壳的主要成分是明胶,这是一种在冷水中会慢慢吸水变软,而在热水中会迅速溶化并溶解的物质。一旦外壳被破坏,里面的药物会自然释放出来。

  根据我国药典的规定,合格的普通胶囊在37℃水中震荡15分钟之内就应完全溶散,这与普通药片的崩解时间差不多,即药片在水中从完整到分散成小颗粒的过程,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的临床需求。

  既然胶囊外壳是可以溶解的,为什么有人会有吞服胶囊后黏在消化道上的感觉呢?

  记者为此也询问了读者严先生,原来严先生在吞服胶囊时饮水量特别少。而据果壳网介绍,干吞药片时,药片容易粘在食管壁上,致使药物在食管中滞留,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进入胃中。由于一些药物对食管黏膜具有刺激性,如果长时间滞留在食管,有可能会造成胸骨后疼痛、烧灼等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和食管糜烂。因此,在服用一些具有刺激性药物时,务必要同时饮下足够多的水送服,并且服药后避免立即躺下,以减少药物在食管停留的时间。此外,由于大部分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如果药物滞留在食管时间变长,就会使药效延后。

  实验

  不同温度的水浸泡胶囊

  那么,服下胶囊后,胶囊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记者通过将胶囊浸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了观测。记者选用的两种胶囊中,一种是蓝白色胶囊的止疼胶囊,另一种是红色的软胶囊。

  记者先将这两种不同的胶囊分别放入温度为40℃左右的水中进行浸泡。在浸泡两分钟的时候,蓝白色胶囊开始膨胀变形。5分钟后,蓝白色胶囊突然破裂,变成三四个小块儿,逐渐被水溶解。在实验进行到第7分钟时,蓝白色胶囊外皮完全化没。与蓝白色胶囊相比,红色软胶囊就不是那么好溶解的了。在实验进行到第5分钟的时候,红色软胶囊的外皮变软变大,用玻璃棒轻轻一碰,表面出现了破损,里面的油状药滴开始往外泄漏。当实验进行到第30分钟时,红色软胶囊的外壳虽然没完全溶解,但是软化得厉害,稍有外力作用便会破裂,同时外壳处有红色的黏液状物体慢慢向周围扩散。

  在第二组实验中,记者分别将这两种不同胶囊放入温度为14.9℃的冷水中。和温水实验相比,胶囊的溶解速度一下子变慢了。当实验进行到第5分钟时,蓝白色的胶囊外壳才软化,实验进行到第12分钟时,蓝白色胶囊的体积增大了近一倍。用玻璃棒触碰,胶囊的外皮虽然没有破损,但已经软化得厉害,周围也渗出黏液状的物质。红色的软胶囊溶解速度更加缓慢,当实验进行到第20分钟时,它才开始变软、胀大,直到实验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红色软胶囊虽然保持着完整的形状,但是用玻璃棒触碰后,会有黏黏的物质扩散到周围的水中,说明它正在慢慢溶解。

  结论

  无论冷热水胶囊都能溶解

  由此可见,无论是冷水还是温水,胶囊是可以被溶解的。一般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在这个温度下,胶囊是可以被水充分溶解的。

  专家

  胶囊不消化更多是心理因素

  对于一些人有喝水服药后仍感到胶囊未消化的情况,记者联系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相关专家。专家表示,胶囊在服下后,会与胃液接触。人体自身的温度再加上酸性强的胃液,在此环境下,胶囊在人体内不溶解、“不消化”的情况更不可能发生。认为胶囊在体内“不消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