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三个人”很关键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2-14 来源: 环球网
人们时常调侃,现在社会上的“娘娘腔”和“男人婆”越来越多。殊不知,造成“娘娘腔”和“男人婆”的往往是养育他们的家长。如果家长没有把握好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中需要的关键“养分”,很可能会耽误孩子一生。
6岁前,离不开妈妈。婴幼儿期宝宝最需要的是妈妈。虽然父亲此期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在3~5岁,女孩受恋父情结的影响,会对父亲很感兴趣,但总体而言,母亲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该阶段,宝宝最需要的是爱和安全感。宝宝哭闹时,妈妈要及时出现。此外,还应多给孩子一些拥抱、抚摸等肢体接触,以免他们长大后在社交过程中对肢体接触恐惧或不知所措。在这一阶段,父母对男孩不应过度强调“你是个男子汉不应该哭”,或者要求女孩整洁、爱干净,应尽量让其情感自然地宣泄,玩乐自由地施展,以免其长大后情感压抑或过度强迫。需注意的是,孩子的打扮应符合其性别角色。比如,别给男孩子穿裙子,以免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知产生障碍,甚至造成“易性癖”。
6~13岁,渴望同性榜样。儿童期最需要的是同性参照榜样。此时他们开始逐渐摆脱恋母、恋父情结的影响,有了性别意识,更多地关注同性身上应该具备的元素,开始尝试成为男孩或女孩。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努力发挥好自身榜样示范作用。比如,对于男孩的父亲来说,不应只忙工作而缺席家庭活动,这样很容易给男孩造成性别参照角色的缺失。父亲应多跟儿子做运动,培养一些男孩常有的爱好。如果爸爸不在身边,孩子通常会找其他男性来代替,并对这个人产生很强的依赖性。而妈妈应多陪伴女儿,共同参加孩子感兴趣的活动。
14岁到成年,最需要偶像。青少年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偶像。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强烈,对性别角色的最后认同是从对偶像的崇拜或爱慕中完成的。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大都会对父母感到厌烦,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某一个偶像身上。这个偶像大多是明星一样的公众人物,还可能是异性老师。这个偶像有一些“英雄行为”或异性特质让他们特别心动,并按照偶像的形象和行为塑造自我。虽然这些形象在该阶段孩子心中大多被过度粉饰了,但这个偶像却引导着他们逐渐走向成熟,最终成长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男孩或女孩。而父母在此期间应尽可能为孩子挑选好这个引导者,让其多接触有正能量的人物事迹。要尊重孩子的小秘密,别偷偷翻看孩子的抽屉、日记,并讲求沟通方式,对孩子的一些耍酷行为给予理解。学着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规划事情,为其成年后独立生活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