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烧鹅乳猪 需多关注肠健康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2-05 来源: 广州日报
要想健康,在大口吃肉的同时,也要多吃蔬果和粗纤维食物
●大肠息肉及大肠癌发病率增加和“三高”饮食有关
●假如有肠道可疑症状或有大肠癌家族史,建议体检加上粪便隐血检查一项,年过四十则建议做肠镜检查
关注肠道健康,首先要避免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饮食中粗、细、荤、素合理搭配。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如果发生改变,要及时就医。另外,应重视大肠癌的早期筛查,粪便隐血检查最经济实惠,40岁以上则应接受肠镜检查。
烧鹅、乳猪、脆皮鸡……广东人过年的饭桌上总少不了这些寓意“红红火火”的菜式,然而,像这样的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是近年来大肠息肉、肿瘤发病率在广东地区持续上升的一大原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曹杰教授介绍,该院对1万名广州社区居民进行筛查,发现大肠息肉186例、大肠癌6例。不少患者都曾把大肠癌的便血症状误认为是痔疮发作,而错过了早诊早治的时机,曹杰呼吁,一定要重视大肠癌早期筛查。
发病
大肠癌高发和“三高”饮食有关
曹杰介绍,大肠癌已成为影响中国人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五。广州市疾控的最新癌情监测显示,广州居民结直肠癌男女发病率分别上升了53.31%和39.35%,发病率由十年前的第五位,跃升到所有肿瘤中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死亡排名则在十年间从第五位升到第三位,发病率、死亡率已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患者更趋于年轻化,平均发病年龄从原来的60岁以上降到现在的40岁左右,十多岁的大肠癌患者已经不是少数,而这类患者往往预后极差,即使手术切除,也很快就会复发。
“回想起来,我们上几代人,可能要到每年过年那天,才有机会大口吃肉,而现在,每一顿都有肉吃,积累下来的摄入量比前几代多多了。”曹杰表示,这些年大家的生活都好了,大肠癌的高发,和吃的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多了而粗纤维食物少了很有关系。那为什么大肠癌在广东的增长势头尤其迅猛?虽然在全国各菜系中粤菜被认为有“清淡”的特点,但曹杰表示,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并非就那么健康,比如饭桌上常见的烧鹅、烧鸭、白切鸡、乳猪,皮的部分肥美可口,被视为这些菜式上的“精华”,但其中的高蛋白和高胆固醇,也增加了患大肠癌的风险。
大肠癌高发还和食品受污染有关。“按理说,蔬菜水果有利于预防大肠癌,但其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污染物残留,都可能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曹杰说。而遗传已经被证实和大肠癌发病有关。
大肠癌发病率增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肠息肉的发病率近年亦在增加。“以前我们做肠镜很少见到息肉病人,现在有的病人一做就发现好几个息肉。有10%~15%的息肉会有恶变成癌症的倾向。”同样地,大肠息肉的高发也和“三多一少”的饮食有关。
诊断
三至五成患者曾“自我误诊”为痔疮
数据显示,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达90.1%,而发生淋巴结转移后,5年生存率会大幅降至69.2%;而有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也不超过20%。但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约四分之一的患者首诊时就已出现转移;近一半确诊患者最终将发生转移。
有统计指出,早期检查出大肠癌,能节约一半以上的治疗成本,但根据2008年WHO公布的数据,我国大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32%,而北美为61%,和中国患者发现病情往往偏晚有关,“有三至五成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之前都曾经以为自己的便血症状是痔疮引起的。”曹杰特别提醒,便血有可能是肛裂、痔疮等良性疾病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大肠癌的一个预警信号,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自我误诊”而耽误了诊治。
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要关注日常生活的排便习惯。如果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突然发生改变,包括出现血便黑便、顽固性便秘或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反复腹痛,还有摸到腹部肿块,有贫血、消瘦、无力等症状,都应该到医院做检查。
检查
粪便隐血检查最经济实惠
大肠癌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令人深思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大肠癌发病率在快速上升;在发达国家美国,大肠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但据报告每年新发的大肠癌比例下降2.5%。这是因为,美国加强了结直肠癌的预防工作,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大肠癌的大肠息肉,并及时予以切除,从而使结直肠癌患者人数减少。
目前大肠癌检查的手段包括粪便隐血检查、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等。曹杰呼吁,假如有肠道可疑症状或者有大肠癌家族史,在每年的常规体检中加上粪便隐血检查一项,这是筛查中最经济实惠的一种,“如果大便潜血的结果阳性,就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是肛裂、痔疮等良性疾病,还是息肉、肿瘤,要进一步检查”。体检中的血常规结果也有参考价值,可以发现一些大肠癌患者肠道长期出血引起的慢性贫血。年过四十,则建议做一次肠镜检查,有的息肉当时就可以在肠镜下切除。
曹杰介绍,市一医院开展了“广州地区大肠癌社区早期筛查的流行病学研究”,以越秀区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辖区内1万名居民进行初步筛查,并对有症状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186例、大肠癌6例,“这6例中有很多仍处于病情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他认为,对社区人群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工作非常值得。从2002年至2007年,美国由于癌症引发的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2.1个百分点,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在抗击结直肠癌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广泛的科普宣传,号召全民树立良好的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同时通过有效防控如筛查,取得了逐年下降的效果。据了解,广州将开展新一轮社区居民的大肠癌筛查,曹杰希望居民们都能够重视大肠癌筛查。 记者伍仞 通讯员魏星、潘亮(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