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智老人群体亟需专业化养老服务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3-12-1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2月13日电(记者张紫赟 薛艳雯)在安徽省合肥市振亚晚霞情老年公寓内,81岁的吴家英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她所有生活用品打包放在门口,不断朝窗外张望。
每当护工试图将她的行李放回去时,她都会迅速阻拦:“我儿子今天就要开车接我回去了。”其实吴家英的家就在窗外那栋居民楼,但儿子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才能回来。每天等到天黑也不见儿子出现时,她便会说:“肯定又喝酒去了。”然后又一动不动地望向窗外。
像吴家英这样因脑部伤害或疾病导致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的失智老人并非个例。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失智老人群体的规模正不断扩大。
调查显示,失智症在“空巢”老人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独居老人,因日常缺乏交流,思维能力较易减弱。一些失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还伴有精神和行为症状,如日夜颠倒、迷路走失、幻觉妄想、焦虑抑郁等。
“这些老人特别能‘折腾’”,合肥市大杨镇“乐年老年之家”护工朱祥翠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吃饭、吃药、大小便,有的整晚不睡,有的无端发脾气,或半夜出走,“我和他们睡在一个屋子里时刻盯着,以免他们做出什么危险举动。”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针对失智老人的专业养老机构很少并且不够专业,失智老人群体的扩大使其养老难题日益凸显。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失智老人由家属看护,许多家庭人手与精力不足,不堪重负。
一些免费接收孤寡老人的公办养老机构成为部分经济拮据的失智老人的去处。但由于公办机构收入少,人手短缺,为防止老人走失,多数养老院只好紧锁大门,禁止老人外出。老人们因为缺乏日常康复训练,智力减退日益恶化。
相较之下,部分民营养老机构能提供较好的服务,但收费也高。失智老人所需的特殊照顾使人力成本比普通老人每月高出至少500元左右,而且他们容易走失,许多机构考虑到风险便逐渐放弃这一业务。
北京市一所养老院的负责人闵先生说,一般养老院通常不收失智老人,在他们这里会酌情接收一些,但人力有限,还在排队等待入院的已有20多人。
“失智老人群体在养老院里比普通老人境况悲惨,往往受其他同伴歧视”,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他们的养老问题亟待引起家庭和社会重视”。
针对当前社会化养老困境,中国已经出台多项措施着手解决。国务院在今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作出部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同样指出要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老龄化问题专家、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范和生建议,政府把失智老人列为类似精神病人的特殊群体,在现有的养老机构中设立特殊服务中心,或引导民营机构差异化发展。
安徽省民政厅福慈处副处长张振粤则建议,政府应对该群体给予补贴或资助,同时保证民营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合理收入,让民营机构的大门继续向失智老人打开,需要入住的老人也住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