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学威龙”不要放弃治疗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3-12-09 来源: 大洋网
★独生子女长期以自我为中心,遇到挫折容易否定自己而厌学
★子女厌学的原因可追溯到父母,其精神心理问题应一并治疗
为人父母者,最担心的是子女成绩不好,最害怕的是他们不去上学。近日,在广州市脑科医院儿少病区成立的周年庆典相关活动上,有儿童精神病专家透露,目前 受情绪、学习、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困扰而不上学的少年儿童很多见,该院每个月就接诊30~40个这类患者。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复杂,其中有成绩差的,也有成 绩优秀的,还有因为所谓“早恋”引发亲子矛盾的。他们不但学业被耽搁,还容易出现网瘾等问题。如何把“逃学威龙”们送回校园?专家根据不同原因逐一分析, 称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尖子生:
上学受不了,上精神病院
女生A是某省级名牌中学 的尖子生,成绩常常排在全班前两名。一次考试发挥不佳,她的排名下滑到第10名。听了老师宣读“跌幅最大前几名”中有自己,A回家后严重失眠,又表示要抹 脖子自杀,随后就不愿意上学了。她主动提出到精神病院住院,出院后复学竟考了全班第一。这时,一位学习上的“劲敌”对她说:“我们都知道你住过院,鄙视 你!”A大受刺激,又不上学了,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抑郁症,休学将近一年。
在治疗中,A意识到自己只是关注到成绩和荣辱——医生问A:你最好的朋友考了第5名怎么样?A:成绩可以啊!医生:假如你考了第5名呢?A:那可不行!此后,她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拓宽眼界,通过帮助他人来塑造性格,包括分享自身的经历。
医生发现A的厌学问题与父亲有关。作为一名镇级干部,A父遭遇业绩下滑时出现过急性焦虑发作。明白到两父女的问题都是接受不了挫折,他就主动申请调到压力较小的岗位,宁愿收入下降,也多抽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对于女儿A,他不再要求考试争第一,改成“第10名就行了”。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殷青云介绍说,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厌学,他们往往是高智商的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缺乏竞争,听到的都是表扬。5~10岁的 孩子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而独生子女则要到很晚才明白这一点。他们升读中学后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或者偶尔没考好,老师表扬了别人,听了 同学的风凉话,就对自己产生怀疑,将小小的挫折放大成“自己很失败”,感觉很没面子就不愿意上学了。他们需要进行抗焦虑和抑郁的治疗,还要解决内心对挫折 的错误认知。他们的家长往往也有焦虑的倾向,通过遗传或者行为习惯传递给下一代,也需要得到医生的指导,学会在教育上“放手”。
差生:跟不上学业,跟老爸对打
男生B因为成绩差而升读了一般的初中,感觉从校园到同学都很“土鳖”,很怀念小学时代的一帮“哥们”。一次上学迟到,他被严格的班主任批评了一句,后来 又感觉老师总是看自己不顺眼,就不上学了。B父立刻把他暴打一顿,而B愤然还手,结果成了父子对打。B表示:“我在他心目中就是垃圾!”
幸好妈妈是个明白人,带B去精神病院看门诊。医生挖掘到他的强项是体育,让他明白到:不上学就没有机会跟同学踢球,也当不了跑步冠军,相当于自己惩罚自 己。医生又让父母主动帮他结识学校里的新朋友,联系住在家附近的同学家长,然后让B主动带一些礼物跟同学交往,例如请求参与对方的球局,但提醒他有被拒绝 的可能,应考虑对方的情况,就能坦然接受。
对于父子关系,医生一方面告诫父亲克制情绪,不能使用暴力,另一方面让B学会对父亲的“三段式”的表达方式:
克制火气,大声宣告:我很不高兴。
说出生气的原因:爸爸你只会用暴力对待我。
希望得到的对待:你总是摆出爸爸的权威,我希望可以像朋友一样和你平等交流。
殷青云称,智力较差、学习方法没掌握好、注意力缺陷、社会交往不足的青少年容易厌学,他们在学校听不懂课程,感到度日如年,如果老师、家长套用僵化的教 学模式,忽略他们的努力而一味说他们很“笨”等消极评价,他们就打死也不想上学,结果在校外惹是生非,最终被归入“坏孩子”一类。有的家长口头上说“只要 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实际上孩子成绩不好令他们绝望。殷青云建议家长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明白到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看到孩子的特点和强项,寻找他们身上值 得欣赏的地方。
“早恋”学生:拒绝求爱,拒绝再上学
初一女生C收到同班男孩子写来的求爱信,结果被老师发现,最后信被转交她的家长。C的父母很强势,觉得问题很严重,大骂这个男生“不正经”并要求其转学。男生拒绝转学,他们就给女儿办理转学。其实,C对这名男生没什么感觉,却很反感父母的做派,干脆不去上学了。
殷青云分析称,这是孩子缺乏社交技能、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表现。青少年的恋爱更多的只是对异性的好奇,不一定是真正的喜欢,却容易遭到家长的误解。父母 太八卦、太强势干预只会导致亲子矛盾,可引发子女厌学——他们以为,这是对父母的“惩罚”。在不上学的日子,这些孩子容易沉溺于网络,有的人还在虚拟空间 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以“老公”、“老婆”相称——表面上这是“网瘾”,实际上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社交技能,害怕跟别人交往,才转而寻求网络上的交往。对此, 殷青云建议整个家庭一起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连同父母的精神心理问题一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