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专家激辩“多点执业 能否推动医改进程”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3-12-01 来源: 新华网
2013年11月15日,“第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广州长隆酒店召开。当天下午,在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的主持下,多位嘉宾就“多点执业,能否推动医改进程”话题展开激烈辩论。
观点一:多点执业政策有利于推动医改进程
理由综述:多点执业,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医疗机构用人体制进行了突破,有利于推动将来医生自由执业环境的形成,将更好的推动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认为,医疗服务最稀缺的资源是好的医生,好的医生盘活了,就可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改的核心目的是要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医生多点执业,正好能够极大的推动和有利于这两个方向的问题的解决。
现在公立医院的医生,由于受执业管理的规定制约,基本上只能够在公立医院服务,以致出现于东部发达地区医疗技术很发达,西部少数偏远地区的医疗技术得不到解决等问题。如医生多点执业的问题得到解决,可以促进医生的合理流动,增加服务量。
关于多点执业会不会一下子放走公立医院太多的技术骨干的问题,以和睦家医院为例,在北京已经跟多家公立医院进行战略合作,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三院等进行学科上的合作。他们并没有因此流失骨干人员,反而,在和睦家医院的工作经历,使医生感受到不同的体会,这是一个互动互补的提高。
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专家、自由执业医生、北京和睦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说,这几年,随着老百姓对医疗需求的增加,单纯的公立医院已满足不了社会老百姓对医疗高质量的要求。这里有个问题,患者看病选择的是医院还是医生?个人认为,同一位医生在哪所医院问诊,对患者来说并不很重要,只要他们能够得到负责任的医疗服务。
谈到11个月的自由执业经历,他感慨良多。医生“走穴”跟多点执业有根本性的差别,“走穴”的收入是来自病人,多点执业的收入是来自医院,二者存在的法律风险有很大区别。
媒体人刘京京认为,多点执业,不仅仅可以盘活医疗资源,还有利于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竞争,这种竞争对医改非常有好处。再者,可以引导医生回归“本性”,医生首先是一位医生,其次才是某个医疗机构的成员,这种观念上的改变,虽然有些理想化,短时间内也很难接受,但不妨先通过多点执业试一试。
观点二:不看好多点执业政策对医改进程的突破
理由综述: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多点执业政策推行遇到现实诸多阻碍,例如,医疗责任如何判定、多点执业影响自身学术研究、没有多点执业时间以及现行的人事制度等问题都形成了现实阻碍,多点执业很难取得根本性成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曾其毅认为,按“点”执业,这个概念从行政管理上看存在问题,医生跟医院的关系,是聘用的合同关系,医生在哪个医院就是哪个“点”。多点执业,会造成患者、医生和医院三者关系的混乱,会给医患矛盾的解决增加障碍。
另一方面,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专业化的团队,一个医生离开这个氛围,他的医疗质量就会打折扣,他的技术也很难提高。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科研处处长郭洪波表达了他的看法,够进行多点执业的医生大多数是科研的骨干,他们不但兼顾医疗,还兼顾科研,如果是多点执业,势必会影响医生的行医质量。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院长王前强说,“我认为这个话题应该倒过来讲,只有先推动医改,才能够搞好医生多点执业”。在公立医院,要求多点执业的大部分优秀医生,他们是医院的核心力量,从制度设计上看,医生多点执业,没有充分考虑到医院的利益。一方面,没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激励措施,另一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强制力也不够。
主持人:以上言论与会议安排设定的角色有关,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嘉宾自己的立场。目前我国多点执业推行不理想,跟很多因素有关,但不论多点执业是医改的促进者还是医改的受益者,这个话题都值得更多的学者、专家参与进来,集众人之力,推动医改的进程。(杨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