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乔晋琳:拓新中西医学技术 探索针刀疼痛结合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3-11-08   来源: 新华网

    【主持人】虽然现代科学与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但慢性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及脊柱相关疾病迅速增加,且逐年成快速递增趋势,它给诸多的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折磨;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定之危害,因此它成为了近年来医学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和难点。然而,面对医学领域内诸多难以攻克的难题,有这样一群勇于在科学研究领域冲锋陷阵,以解除病患痛苦为己任的前瞻者们。他们作为新时期的医学领域先锋,将人民群众的健康置于无限崇高的地位;他们在浩瀚的医学海洋中,不断地挖掘未知科学、匍匐前行着。他们正在攀登更高的高峰,创造和改变着更多的生命奇迹。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乔晋琳教授,接受我们本期的新华访谈。

  【主持人】欢迎您,乔教授。

  【乔晋琳】各位网友大家好,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每年的10月21日,即世界疼痛日,本周又是疼痛周,可见,疼痛与大众息息相关。乔主任一直从事针刀医学的临床研究工作,请您为广大的网友介绍一下,当前针刀医学在疼痛治疗中有哪些应用?

  【乔晋琳】昨天是世界疼痛日,我们也为此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义诊活动,很多患者来咨询,他们表示不了解疼痛是针对什么疾病的;也不明白针刀医学技术与疼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在我看来,针刀医学即中医学中的一门技术,以治疗颈、肩、腰、腿软组织痛和一些脊柱的相关疾病为主,但其不能涵盖疼痛医学的所有领域。而疼痛医学,属于一个大概念,它是治疗以慢性疼痛为主的症候群,即与疼痛相关的内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以及骨科等疾病。疼痛医学也是近20年,在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其主要针对慢性疼痛、神经性的疼痛、肿瘤、创伤引起的一系列疼痛,也包含一些非疼痛类的疾病。

  【主持人】请问,目前我国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或者进展?

  【乔晋琳】针刀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典范。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临床治疗演变到一些基础研究:针刀医学的研究,获得了国家“973计划”项目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以及军队与省市级的资助,项目多达几十个,由此这一领域的基础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而在慢性软组织疼痛方面,针刀医学的基础研究可谓是比较前沿的,其成果也是比较突出的。例如,关于针刀机理的研究,以及关于针刀如何能够止痛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基础研究发现,实施针刀可以激活人体内的驱痛因子,并抑制致痛因子的释放,其分别以中枢通路和周围通路来缓解疼痛,是一个很基础的研究。

  【主持人】众所周知,中西医学结合发展是当前我国医学领域尤为关注的热点。乔教授传承并发展了集传统中医学的针灸原理和西方手术刀的功效于一体的“小针刀”专业医学,并近乎完美地运用于疼痛治疗学的研究与诊治。那么,请问乔教授,是什么理念让您意识到,将“小针刀”专业医学运用于疼痛医学这一新兴医学的必要性?

  【乔晋琳】就我而言,做医生的本分,即视病人为上帝。对于大多数的疼痛疾病而言,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诊治方法很多,但是具有独特疗效的方法仍需要去寻找。恰巧是在20多年前,我偶然结识了几位针刀的大家,其中包括朱汉章老师、首席专家王希勇教授等等。向他们学习的同时,在颈肩腰腿痛方面,我采用针刀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促使我热爱针刀医学,并20多年如一日地一直走到今天。通过临床工作、技术研究、教授学生等方面,努力并坚持将针刀技术传承了下来。

  【主持人】针刀医学能够有效运用于疼痛医学的相关领域,必然离不开贵院领导极具前瞻性战略决策眼光。听说你们医院在2005年前后就成立了“疼痛诊疗中心”,请乔教授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贵院领导在针刀与疼痛医学建设方面的前瞻性管理理念。

  【乔晋琳】那一时期内,医学界对于疼痛已经有了很多热点的研究领域,我们医院也已经属于一家综合性医院,具备很多科室,都在致力于疼痛的治疗和研究。当时,我们医院的领导提出来,能否将所有牵涉到疼痛的科室,组合起来打造一个疼痛治疗的“航空母舰”,并由我来实施这一设想。2005年,我们将康复医学科、骨科、影像中心、麻醉科四个科室,合并成立了一个“疼痛诊疗中心”。历经五年的发展,直到2011年年底,我们扩大至八个科室,这一举措可谓是院领导的高瞻远瞩。而对于我们这种规模程度的“疼痛诊疗中心”,在国内也是罕见的,它是多学科打造的疼痛诊疗的“航空母舰”。而且,这个做法在2009年得到了我们疼痛界的泰斗韩济生院士的肯定和表扬,韩院士更是亲自参加了我们海军总医院组织的疼痛论坛。

  【主持人】如此看来,针刀医学得以传承发展,并解决百姓的疼痛顽疾,这其中与贵院领导集体对疼痛学科的重视和扶持是分不开的。然而,医学领域内诸多难以攻克的难题艰辛不可避免,乔教授与您的团队是如何不懈努力战胜困难,在临床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深刻体会?

  【乔晋琳】应该说,在医学研究领域,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而进行针刀临床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总是与诸多困难相伴。在20多年前,实施针刀临床伊始,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技术储备不足,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够。这一时期的针刀医学还被称为“小针刀”疗法,很多的患者,对针刀技术还不了解,甚至闻刀色变。而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针刀,是针灸用的“针”与手术刀的结合,刀头只有1mm的宽度,现在有更细的如0.3mm、0.5mm和0.8mm,其规格几乎等同为一根针,但其可以松解、切割组织,即被称为刀,在国外又被称为刃针或者带刃针、扁针。我们针刀医学的发明人朱汉章老师,已为针刀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延续下来。

  至于遇到的困难、阻碍,首先是要帮助患者克服对针刀的恐惧。经过我国十几万的针刀工作者反复实践,多年的大力推广,针刀技术才得以慢慢深入人心。其次是要打开治疗的局面,让同行认可、支持这项技术。这需要我们跟临床的医生和专家反复沟通、耐心讲解针刀技术的优势、难点、不足以及风险。只有通过反复的交流甚至是争论,一项新的技术方能得到同行的认可,以及学术界的认可,再者培养人才梯队。培养一个团队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们逐步形成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梯形团队。如果将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的困难也就基本克服了。

  【主持人】据了解,“小针刀”运用于慢性软组织疾病方面,具有相对完善的临床操作规程和技术路线。作为中医针刀医学的著名专家,又是将针刀治疗技术引入现代疼痛医学的倡导者,并成为中西医结合见长的专家,乔教授对这些专业的理解一定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临床中如何将针刀与疼痛治疗有机结合起来?请您具体为我们介绍一下。

  【乔晋琳】针刀医学主要是针对疼痛疾病,以及软组织损伤的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背痛、肌肉痛,以及肌肉筋膜疼痛;还包括关节痛,肩关节痛、肘关节痛、踝关节痛、髋关节痛、膝关节痛等等。通过有限度地松解关节,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因此,它能够治疗关节的病变。此外,还可以治疗一些由脊柱退行性病变造成的内脏病,例如:脊柱源性头痛、脊柱源性心脏病、脊柱源性胃溃疡、脊柱源性糖尿病等等;也具有可以治疗调整脊柱神经的作用。

  因此,针刀技术的应用不只是局限于疼痛方面,在与治疗学结合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优势,即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因为针刀医学源于中医,同时结合了西医的解剖学、生理病学、手术学。这样针刀医学与疼痛学之间就搭起了一座桥梁。所以,中国许多医院的大牌专家都会选择用针刀,也把针刀作为一种技术,充实应用到疼痛医学中去。

  在2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我一直很关注针刀技术与疼痛学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在探索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的道路。现在看来,我们的确走对了。而且,近年来我们又在这方面走出了新的闪亮点,把传统的针刀变成了可视化针刀,可视化针刀跟疼痛学的微创治疗结合起来。创立了很多新的技术,丰富了疼痛治疗学技术。

  【主持人】您曾承担和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军队中医“十一五”课题等,又于今年从国家科技部申请到了新的课题,其中涉及到研究针刀医学的传承问题。那么,在传承发展针刀医学方面,您是如何提升针刀科研技术水平,以发扬我国针刀医学的呢?

  【乔晋琳】针刀医学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从表面上来看,针刀的普及还是很可观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但是,仍需要我们去解决它的科学性,解决它的疗效,使之效果更好。此外,还要重视标准化建设。这几个方面就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焦点,把针刀医学再推进到一个层次、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计划从人才培训、技术标准的建立、以及教育几方面来抓。全国已经有10所高等中医院校都在招生,如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对此,我本人也会亲自教授针刀专业、针刀方向的专科生,希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受到良好教育的针刀技术人才;也希望将针刀技术进一步提高,且不断地传承下去;同时,我们还要总结老专家的经验和成果。在进行老中医技术传承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科技部的科研课题,并拥有部分经费来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

  【主持人】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一代代医者在其基础上寻找创新。作为军医,要求时刻瞄准训练场,以救死扶伤为神圣天职,更视患者的健康为毕生使命。作为军医中的创新者,您在现有针刀与疼痛医学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医学研究方面有着怎样的设想和愿景?

  【乔晋琳】首先,未来针对疼痛治疗的研究,希望把针刀医学变成可视化技术,把影像学、X光、核磁、B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针刀技术从操作上、治疗上,可以看得见。甚至我们还可以做针刀机,通过直视的方法就可以看到针刀施针的地方、缓解或者解决病变的地方等等。我们总结为三精,即精确、精细、精准。而实现这三精,是针刀可视化的一个方向。

  其次,是将中西医结合推向前进,把可视针刀技术与疼痛学的微创治疗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每一个学科、每一项技术都有它的优势,也都有它的短处。例如,针刀技术在解决脊柱的椎管问题比较好,解决肌肉软组织的问题比较好。但是,对椎管内神经的压迫、对椎间盘的压迫,以及对椎管狭窄问题的治疗效果就不好。这就需要通过疼痛学的臭氧、胶原酶、射频、等离子微创介入,以及神经组织五大方面的技术与针刀相结合,这样就解决了椎管内、外的病变问题,从而更全面地促使我们的疼痛技术丰富化。

  最后,就是大康复的概念。我们医院有康复治疗中心,拥有康复治疗技术和物理治疗技术。继微创技术之后,我们要结合康复的训练,这就是大康复的概念。换言之,也就是把疼痛治疗技术与康复医学结合起来,使之相融合,促使疼痛疾病能预防、能治疗、且能康复,最终帮助患者解除疼痛,回顾家庭和社会。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我们医生追求的目标,即医治病患疾病,让患者的功能都恢复正常。

  在我看来,从这三个方面来入手疼痛治疗,做这项事业对病患、对我自身,都是极具跨越性意义的;我也愿意率领我的团队不懈地走下去。

  【主持人】谢谢乔主任和他的团队的努力和付出。谢谢乔主任为我们讲授针刀医学和疼痛医学,也感谢医疗工作者们在探索的路上默默地奉献,谢谢各位网友、谢谢乔主任!

  【乔晋琳】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刘佳 王娜 张晗)

  【乔晋琳教授简介】

  乔晋琳,男,1963年9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疼痛诊疗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纽约大学医学院RUSK康复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先后被评为“全军中医药技术能手”、海军后勤部“廉政建设先进个人”、海军总医院“优秀医务工作者”,且两次荣立三等功。此外,乔教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学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医学会针刀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军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康复与理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并任《中国针刀医学》杂志执行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转化医学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