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心理疏导的秘密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3-11-0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心身病学组?组建并带领宣武心理俱乐部团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心理个案经验?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和行为医学组委员
在健康和养生受到全民追捧的当下,心理门诊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有点儿神秘,有点儿玄的领域。真正的心理诊断和疏导依赖大量的访谈、案例记录和多种心理学技术,远不是我们截取的几个场景可以说清的。但这些生动的定格,或许能引起你关注内心的兴趣;那些初诊患者曾有的疑虑,或许能让你对心理诊疗有个概念。别忘了,健康不仅是身体没病,而是身心两方面的理想状态。
场景一:我怎么会有心理问题?!
每天,辗转了多家医院,手里拎着一沓沓检查单,因头晕、头疼、失眠、心慌、胸闷或全身窜痛,从全国各地赶到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病人很多。“怎么会查不出问题呢?是不是仪器不够先进?我全身上下都不舒服啊!”病人的这种疑惑是闵宝权大夫在门诊中经常遇到的,也是让他钻研心理学的原因之一。“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可见于任何一个临床亚科目。有的单独存在,有的与器质性病变合并存在。”闵大夫说,挖出让患者感到不适的心理症结往往并不顺利。“我这么多不舒服,您凭什么说不是器质性问题而是功能性的?”“我是来看病的,你问我过去干什么?”“我头疼头晕跟我家庭成员有什么关系?”“你什么意思,难道我的胃病是心理出了问题?”“孩子从小是爷爷奶奶带的,他的心理问题与我俩有什么关系?”种种疑惑甚至抗拒,即使没说出来,也都写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的多是沉默和否认。
场景二:画图识心理
那么,封堵多年的心路怎样打通?让来访者认同医生的判断是第一步。“请您先画个图吧。”闵大夫让患者画得最多的是“房、树、人”,有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让患者画其他内容。
头晕2年的35岁男患者,做了不少检查都正常,多次按脑供血不足治,效果不理想。闵大夫拟诊功能性的躯体化症状,让他服用抗焦虑药,1个月后明显见效,3个月后自行停药,随即头晕复发。再来时,闵大夫问:“您病前肯定经历过某件不高兴的事。”他说没有,真的没有。“那请您分别画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吧,小学、中学、大学和现在。”他很认真地画出几个除了大小,其余完全相同的人像。衣服纽扣都是4颗,连头发根数都相同(如上图左一)。闵大夫当下判断他做事讲规矩且有板有眼,可能是发病前某件事打破了他原有的平衡风格,让他如鲠在喉,只是意识层面不再想而已。听到这儿,患者说不知三年前的一件事是否有关。起因是他的担挑因一点儿误会拿起刀要砍他,众人劝阻。他打电话欲报警,妻子把电话摁下了,小姨妹在旁也没说句软话。他回家抱怨数次,妻子劝他都是一家人,也没伤着就算了吧。但此后一年他就出现了莫名头晕。
场景三:空椅子对话疏通心结
治疗中,闵大夫拿来一把椅子,“假设担挑就坐在你对面的椅子上,你有什么话尽管冲他说;想象小姨妹、你的妻子坐在对面,有什么话也可以说出来。”在闵大夫引导下,患者就把他的抱怨、不满痛痛快快倾诉了出来。这次疏导后,患者当下感到某种轻松感,继续服药三个月,经闵大夫同意后逐渐停药。此后5年头晕未再复发。
场景四:心理剧重现经历给你看
闵大夫让一位40岁左右的女性从安排好的十几个人中挑选扮演与她最亲密的人。挑出了演奶奶的、演爷爷的、演老公的、演姑姑的,甚至演她发小的,然后有些无措地站在那儿不知还该有什么角色。“还应该有啊。”在闵大夫反复提示下,她终于想起妈妈。“但她从我小时候就有病,没法带我,所以我跟着奶奶长大。后来父母关系不好,我也不愿回家,就一直跟着奶奶,后来妈妈就去世了……”短短十几分钟,女主角通过站位、动作和简述,重现了她缺少母亲护理的成长经历,以及她对过世奶奶的无限依恋。当她泪流满面地与奶奶扮演者拥抱着诉说自己现状时,闵大夫悄悄拽走了一位在场男士,他才是真正的患者,因不满妻子不要孩子的做法,已出现焦虑、失眠以及头疼头晕等躯体不适。闵大夫希望他看到自己妻子因缺失母爱,不懂也不理解母亲这个角色,畏惧做母亲,从而理解妻子,并减轻他自己的焦虑抑郁。
场景五:沙盘圆梦 疏解孝子丧母痛
在充满童趣的沙盘工具前,60多岁的某企业董事长曾某,放下冷静和理智,摆出脑海里老母百岁大寿的情景。在心理咨询师周湘的专业陪伴下,他真实面对自己弱小和无力的瞬间,完成了孝子在现实中未能完成的情节。后来,周老师让他每天安排20分钟专门回忆母亲,每周大哭一次,边哭边说对妈妈的情感,用固定的哀伤仪式替代经常无序的哭泣和情绪紊乱。每周一次,持续三个月的心理会谈,周老师通过情感理解、不断澄清他持续的痛苦、接纳他所有的感受,使他充分表达了思念和悲伤,释放丧母之痛,接纳自己人性里的弱小。三个月后,他血糖稳定,头晕乏力症状好转,心情趋于平和,不再动辄悲伤哭泣。而此前,曾某因97岁母亲去世,常常泪如泉涌,不敢听人说“妈妈”二字,持续一年头晕、胸闷、疲劳、无力和失眠,多次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血糖指标升高,直至确诊为糖尿病。
新病人常有的8个问号
疑虑:仪器检查一目了然,很客观。但心理诊断会不会太主观?
闵宝权:功能性症状也有其规律,仪器检查一般无法查出,诊断和治疗主要依赖于大夫询问病史和简要查体等临床功力。现实的许多案例给了我们经验和思路的方向,教会了我们如何考虑才最有效率和接近最大的正确性。我们大夫要是无视症状背后的心理因素和生存环境,执着于各种仪器的反复检查,非要查出器质性病因的证据,反而容易走进死胡同,既难以发现真正的病因,也让患者花费了更多的财力和精力。
疑虑:为什么让病人画画?随便画,还是命题画?
闵宝权:一个人意识层面的想法,可以通过文字、语言、眼神、手势和身体姿势等表现出来;潜意识可以通过口误、笔误、无意识动作和做梦等来体现。而画图介于二者之间,可以反映出意识层面未必很自知的东西。绘画能简便快捷地减小患者的防御心,即使不愿说,也能根据画图来求证来访者心理的大体特征,提高识别和诊断效率,同时让患者也大致明了自己的性格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常常有事半功倍之效。一个人只有他的意识和潜意识交流通畅以后,他跟别人才能通畅地交流。如果连自己内在都没有整合好,何谈与他人交流通畅。
常用的画图识心理技术,有“房树人”绘画测试、“自画像”测试、“客厅家庭成员绘画”、“男人、女人、花瓶和狗”等命题式绘画以及“自由联系绘画”测试等。除了不能写生和临摹,可任意发挥。既可个人画图,也可以团体合作画图。
疑虑:除了画图,还有哪些常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什么?
闵宝权:心理咨询有很多技术流派,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根据来访者的个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技术,打组合拳。比如:浅催眠可快速让人入静放松,也可以了解来访者潜意识里的某些负面情绪和人格意向等,还可以引领来访者获得自信、平和的心态。角色扮演能快速让人明白事情的本源,也能让其讲出心里的关键话或发泄某种负面情绪,学会换位思考等。但无论如何,谈话式访谈仍是心理咨询最基本、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形式,对成人和高文化水平者可能更有效,尤其是长程心理咨询。针对某些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时心理访谈的焦点反而应放在其直接抚养人上。
疑问:谈话为什么要专门跟咨询师谈?看病时跟大夫聊聊,或者跟亲朋聊天不管用吗?
闵宝权:医生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开导也称为劝导,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应是一系列的,每次以45-60分钟为单元的心理访谈,有一对一的,也有团体形式的。咨询师要尽量站在中立的角度引领来访者去觉察、觉悟、调整和修通,还要为其保守秘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大体目标。心理咨询对咨询师的心智水平、人文涵养、专业技能、个人专业成长和培训经历以及实践经验要求很高,心智消耗也比较大。因为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倾听和记录,所以咨询师一天最多接3-5个案例,多了心里就承受不了了。遇到个别有难度或很纠结的案例,咨询师还要找更高级的心理督导师给予自身的心理督导后,才能继续工作。心理疏导比我平时看病要辛苦至少2倍以上。因为几乎每一个心理治疗案例都有很大的挑战性。比如很多来访者心里有抗拒,或有比较重的防御心理,不愿多说,所以开始阶段很难获知关键问题在哪儿。接下来还要考虑如何下手,如何让来访者自己去觉察和领悟,如何调动起他们自身的能量去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拿到了钥匙如何去开门等等。有时来访者知道了可以怎么做,但未必敢去尝试,咨询师还要引导来访者找到属于他/她的自信等等。心理咨询和治疗都需要经过学习、考试和认证。现在有证书的心理咨询师很多,但95%没有真正的实践能力,因为他们缺少机会,经验也就无从积累。心理治疗师的认证相对较严,要求有医学背景。无论心理咨询师,还是治疗师,责任不是直接告诉来访者如何去做,而是重在引导来访者做到有效的自我觉察和自醒、有效释放长期沉积在潜意识里的各种负面情绪、打开某些心结;而后是进行自我认知、心态、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调整;多些自信、自立、平和、淡定;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最终增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等。
疑问:心理疏导能代替吃药吗?
闵宝权: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心理问题比较轻的来访者,一次或数次均可。比较重的或带有人格问题的,应做心理治疗,而且最好做10-20次或30次以上中长程心理治疗,才能真正见到较好的效果。药物和心理疏导不能相互替代,针对焦虑抑郁失眠和躯体化症状轻的,二者均可独自发挥作用或协同作用;当病症较明显时,应药物为主,心理疏导为辅,二者往往相得益彰。北大六院心理科的丛中教授曾做过救火的比喻,药物好比是水龙头出的水,近水解近火啊!心理疏导的作用是慢慢找出火源。光有药物,没有心理疏导,药效难料;二者结合,治疗效果更好。我接着补充的是,心理疏导不仅要找出火源,还要协助楼房的主人重新修复房子。只不过修与不修,做决定的,以及干得认真与否,干得聪明与否,能否吃苦等,还得靠房子的主人和家庭成员啊。